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鉴藏
古玩界绿色造假 以往瓷器造假难过器型手关(图)
来源:北京青年报 郑媛 2009-03-16 09:03:31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继《打眼》之后,“片白儿”白明再次推出新书——《打眼2》,继续聊“打眼”故事,再揭古玩做局迷雾。“3·15”前夕,在王府井书店举行的图书首发式上,白明与好友那威一起出现,就古玩造假现象给读者们上了一课。白明曝料说,现在的古玩造假伎俩已达登峰造极的地步,出现了一种几乎可以以假乱真的“绿色造假”。

    “以往瓷器的造假,最难过的是‘器型’和‘手头’这一关。以前仿品大多用酸‘烧一烧’,用碱‘咬一咬’,去去‘贼光’,上手仔细看还是能看出来。可现在,很多造假者能够通过计算机,精确地计算出陶瓷的‘收缩比’,不仅尺寸,分量都一模一样。”白明从自己亲历的故事讲起,他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一个造假高手老D。说老D是高手,不仅是因为造假手法高深,更是因为此人思想“深邃”。对于世间万物,老D认为都经历了一个“从死到生”的过程,比如新烧制出来的瓷器就是“死胎”一个,但是经过了千百年的历史磨炼,瓷器变得“有灵性”了,所以一屋子新烧的瓷器,在夜深人静时会发出轻微的“劈啪”声来。而文物造假就是让瓷器实现“死而复生”这一过程。老D用自己琢磨出来的“手法精良,纯天然配方、高科技一次成型”的方法,找高手烧制了一些“大宋汝窑”,自己亲自做旧,并请白明登门“掌一眼”。“我仔仔细细、翻来覆去地看手中的这件‘稀世珍品’,实在看不出到底假在哪里,最后只好悻悻地说‘凭什么说它是假的?就凭这么好的东西,你不配有!’”

    “有关古玩的骗局太多,故事也编得天花乱坠,甚至不惜说自己的爷爷的爷爷是太监之类的,千万不能相信。”白明感慨道。他提醒读者说,让人“打眼”的不仅是买到假货,还有大量的伪专家和伪电视节目。“现在不少古玩鉴定也造假。只要花上2000元到3000元,就能买到一个塑封、带着钢印的‘鉴定书’。”白明说,有些古玩证书大玩“文字游戏”,如只写“汝窑”而没有“大宋”两字,或者含糊其辞写“与元青花成分基本相同”等。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