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中华文化
湖南省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组稿 2010-03-29 17:09:01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湖南省


   湖南省湖南省地处中国中南部,长江中游,地理上属于华中地区,省会为长沙;因地处洞庭湖以南得名“湖南”,又因湘江贯穿全境而简称“湘”。湖南历史悠久,旧石器时代有人类活动,古为苗人、越人和楚人的生活地区。西周时期为楚国南部。唐广德二年(764年)首置湖南观察使,至此中国行政区划上开始出现湖南之名。湖南经济主要集中于湘东北,长沙、株洲、湘潭、岳阳、衡阳和常德为工商业发达城市。


  因湘江一带亦种植木芙蓉,繁花似锦,光辉灿烂。至唐代起,被称为芙蓉国,自古以大湖洞庭(古湖云梦泽)之南著称。
  湖南省与六个省级行政区相邻:东挨江西省(九江市\宜春市\萍乡市\吉安市\赣州市),南靠广东省(韶关市\清远市)、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桂林市\柳州市),西达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铜仁地区)、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北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宜昌市\荆州市\咸宁市).
  行政区划:
  湖南省地级行政区单位14个(包括13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县级行政区单位122个(包括34个市辖区、16个县级市、65个县、7个自治县)。全省辖域面积21.182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为6846万人。
  交通要道:
  106、107、207、209、319、320、322等国道
  2008年末全省总人口6845.20万人,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湖南人口汉族占89.87%,少数民族639.09万人,占10.13%;主要世居的少数民族为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白族、回族、壮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畲族和满族共11个,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的99.69%.与六个省级行政区相邻:北接湖北省,东挨江西省,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为邻,西和贵州省、重庆市接壤;辖境边缘北距北京约1300公里,东距上海1000公里,南距广州400公里。全境以中低山和丘陵为主,主要山脉有武陵山脉、雪峰山脉、南岭山脉和罗霄山脉;洞庭湖平原为最大的平原;其次还有衡南、资江、常德等小平原.;湘江、资水、沅水和澧水为省内四大河流,均属长江水系。湖南一年四季季节分明,1月平均温度最低,极限低温-8℃;7月温度最高,一般极限温度40℃;降雨在5~7月比较集中,年均降雨量1350~1450毫米。


   知名景区
  岳阳市
  岳阳楼
  洞庭湖湿地
  君山岛
  东洞庭湿地
  张谷英村
  汨罗屈子祠
  汨罗任弼时故居
  汨罗江赛龙舟
  环南湖旅游走廊
  大云山风景区
  福寿山
  岳阳文庙
  沱龙峡生态旅游
  鲁肃墓
  铁山水库公园
  金鄂山公园
  幕阜山国家森林公园
  岳阳乐园
  连云山峡谷漂流
  平江起义纪念馆
  大云山国家森林公园
  五尖山森林公园
  慈氏塔
  屈原墓
  杜甫墓
  长沙市
  长沙市岳麓书院
  长沙市橘子洲头
  长沙市岳麓山
  长沙市湖南省第一师范青年毛泽东纪念馆
  长沙市清水塘毛泽东杨开慧故居
  长沙市天心阁
  长沙市湖南省博物馆马王堆西汉王室墓陈列
  长沙市动物园
  长沙市烈士公园
  长沙市海底世界
  长沙市火宫殿
  长沙市植物园(环球嘉年华)
  望城县铜官窑
  望城县雷锋纪念馆
  宁乡县花明楼刘少奇故居
  宁乡县沩山
  浏阳市胡耀邦故居
  浏阳市大围山
  浏阳市文家市镇秋收起义纪念馆
  石燕湖生态旅游公园
  丰竹园山庄
  青竹湖高尔夫球场
  长沙县樱花温泉
  望城县千龙湖生态旅游度假村
  宁乡县灰汤湖南电力温泉疗养院
  益阳市
  益阳市奥林匹克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点)
  周立波故居
  安化黑茶文明茶马古道
  益阳市植物园
  益阳榇山湖高而夫球场
  桃江竹海
  桃江浮丘山古寺
  桃花湖
  桃江罗溪瀑布
  沅江洞庭湿地
  厂窑大屠杀纪念馆
  碧云峰
  桃源山庄
  永州市
  永州市零陵区柳子庙
  永州市零陵区朝阳岩
  永州市零陵区萍洲春涨(潇湘八景之首)
  永州市零陵区西山
  永州市零陵区零陵文庙
  永州市冷水滩区李达故居
  永州市冷水滩区滨江公园
  永州市零陵区零陵古城楼
  永州市零陵区回龙塔
  永州市零陵区柳宗元《永州八记》遗址
  永州市文昌阁(冷水滩区)
  永州市四明山(冷水滩区)
  祁阳浯溪碑林
  祁阳芭蕉村
  祁阳文昌塔
  祁阳陶铸故居
  祁阳中兴公园
  祁阳潇湘楼
  祁阳金洞漂流
  祁阳狂狮河漂流
  宁远县九嶷山舜帝陵
  宁远县宁远文庙
  东安县舜皇岩
  江永县上甘棠古村
  江永县女书园
  道县月岩
  道县玉蟾岩
  双牌县阳明山
  江华县盘王殿
  张家界市
  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张家界武陵源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
  黄龙洞
  宝峰湖
  慈利五雷山
  桑植九天洞
  贺龙故居洪家关
  湘鄂川黔根据地纪念馆
  茅岩河漂流
  崇文宝塔
  土家风情园
  普光寺
  葫芦壳温泉
  澧水源头五道水
  烈士塔
  秀华山馆
  老院子
  大庸府城
  张家界大峡谷
  娄江漂流
  湘西自治州
  凤凰古城
  猛洞河漂流
  芙蓉镇王村
  德夯苗寨
  关田山古苗寨
  常德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桃花源
  夹山国家森林公园
  花岩溪国家森林公园
  常德诗墙
  柳叶湖
  黄山头国家森林公园
  河洑国家森林公园
  太浮山森林公园
  蒙泉湖
  城头山
  太阳山
  德山公园
  郴州市
  宜章莽山国家森林公园
  资兴东江湖
  汝城福泉山庄
  仰天湖草原
  苏仙岭
  飞天山
  万华岩
  中国女排训练基地
  王仙岭
  苏仙天下十八泉
  北湖石林
  苏仙湘粤古道
  五盖山国际狩猎场
  龙女温泉
  天堂温泉
  天堂温泉度假山庄
  东塔岭烈士公园
  永兴悦来温泉
  永兴便江
  永兴板梁古村
  资兴观澜书院
  资兴南岳回龙山
  资兴天鹅山国家森林公园
  宜章湘南年关暴动旧址
  株洲市
  炎陵炎帝陵 炎陵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原名桃源洞,2005年8月更名为神农谷) 
  攸县白龙洞攸县酒埠江风景区
  醴陵红色官窑
  茶陵南宋古城
  湘潭市
  韶山市韶山乡毛泽东同志故居
  韶山市滴水洞
  彭德怀纪念馆
  齐白石故居
  湘乡水府庙
  衡阳市
  衡阳市南岳区南岳衡山
  衡阳市南岳区南岳大庙
  衡阳市石鼓区石鼓书院
  衡阳市雁峰区回雁峰
  岣嵝峰
  陆家新屋
  湘西草堂
  织女湖(规划3A)(衡阳县岘山乡境内即牛形山水库)
  衡南县江口鸟洲
  衡东县罗荣桓故居
  常宁印山
  常宁天堂湖
  常宁塔山
  耒阳市蔡侯祠
  怀化市
  洪江市古商城
  芷江县受降纪念坊
  芷江侗族风雨桥
  芷江陈纳德将军纪念馆
  芷江机场
  会同县粟裕故居
  会同县高椅古村
  溆浦县向警予故居
  溆浦古城怀化烈士墓公园
  邵阳市
  新邵白水洞
  新宁崀山
  城步南山大草原
  隆回魏源故居
  绥宁铁杉林
  武冈中山堂、云山、法相岩
  隆回高洲温泉
  娄底
  湄江风景区
  波月洞风景区
  洛阳湾古建筑群
  水府庙水库
  曾国藩故居
  蔡和森纪念馆
  紫鹊界梯田
  梅山龙宫


   民风民俗
  湖南自古为鱼米之乡,物产丰富,人民勤勉,精耕细作,种植水稻已 有万余年历史。
  漫长岁月,长沙先人培育出早、中、晚、粘、糯、籼、粳、长芒、短 芒等众多稻谷品种,据1949年统计,仅浏阳县栽培的水稻品种就有149个. 长沙地区多在高岸田种早稻,早稻收割后种红薯、玉米、豆子、高梁、荞 麦等杂粮。低岸下湿田种迟熟品种,如冬粘、重阳粘。早稻多在清明前后 下种,所谓“桐子叶马蹄大,作秧无挂碍。”谷种下泥,一般在田间扎以 假人,或悬假鹞,以防鼠雀。第一次扯秧,要点香烛,鸣统放炮,叫开秧 田门。插秧,俗名插田、栽禾,有的恭贺曰“栽米树”。栽禾往往由能手 “劈页”(开页)——在大田对岸插一杆,下田先栽几蔸,瞄准成线,以 此为基准,边退边栽,一排四蔸,由左至右,叫栽“随手禾”。到彼岸时,秧苗横直成线,犹如一页书,煞是好看,故名劈页。第二人从右边依 “页”而栽,叫“削页”,余此类推,次第排开。若前者被后者超过,则 被戏之为“关鸭子”、“钻布袋”。若中途拐了弯,则被笑为“过洞庭 湖”。为抢季节,亲友前来帮工,叫“打报工”。栽禾被视为重要的竞技 活,能手倍受尊敬,称为栽禾师傅。收割早稻,要称肉打酒,盛情招待, 所谓“栽禾师傅扮禾客”。但早餐忌用肉,以防镰刀伤手。晒谷,多用篾 制晒簟,或将晒谷场糊以稀牛粪,使其光滑无泥沙。谷晒干后,用风车 吹,而无“扬场”的。除水稻外,长沙种植大麦、小麦、荞麦、高梁、包 粟、胡麻(黑芝麻)、白芝麻、油菜、茶叶、蚕桑、苎麻、棉花、黄花菜 等农作物的历史也很悠久。豆类作物,常种蚕豆、豌豆、黄豆、黑豆、红 豆、绿豆、饭豆、泥豆、峨嵋豆、荷包豆等。其中黄豆又分五月黄、六月 黄、七月黄、八月黄等。泥豆又名懒豆,是制作浏阳豆豉的上等原料。红薯和烟草是明代引进的,但发展很快,种植面广,有“一季红薯半年粮” 之称。
  
赶秋节

   传说在远古时代(神农取谷种母题神话的另一传说),苗族先祖神农,派一男一女去东方取谷种,教苗民种植,使人们有五谷食用。所以,湖南花垣县麻栗场至吉首市矮寨一带的苗民,每年立秋日到来前,要过赶秋节,把神农派去取谷种的一男一女称为秋公秋婆,以此纪念神农的恩德。因为农历立秋日到来之前,水田、旱地作物正在黄熟,由于神农的护佑,丰收已成为定局,因此,赶秋节如同动员会一样,四面八方的苗民都去赶秋集会举行对歌、跳鼓、打秋千及其他娱乐活动,纪念神农先祖与秋公秋婆。后来,赶秋节插入英雄美女的爱情传说,使赶秋节具有祷念神农取谷种伟业和歌颂自由爱情意义的群众性娱乐节俗活动。近年来,花垣县麻栗场的赶秋节,每年参加的群众达七八万人之多。可见苗民对神农派人取谷种之崇拜。苗族节庆 踩花山 是境内苗族人民的盛大传统节日,一般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初三、初六这几天举办。凡有苗族居住的各县,这几天都要立花杆,举行隆重的踩花山活动。这既是苗族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好时机,也是苗族人民开展文体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苗家男女老少,穿金戴银,从四面八方赶到花杆脚下,吹芦生、弹响蔑、跳脚架、耍大刀、斗牛、摔跤、斗画眉、爬花杆。
  
打背节

  
  流行于境内富宁县的部分地区,于每年农历正月初三到十五这几天举行,是苗族男女青年的节日。节日中,男女青年欢聚在风景优美的山坡上,当打背开始时,男的蜂拥而出,冲到自己选中的姑娘面前,一手挽住姑娘的脖子,一手蒙住姑娘的眼睛,其他小伙子去打她的背。姑娘也不甘示弱,一边大笑,一边挣扎。挣脱时,捉住小伙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整个场地,男追女逐,欢蹦乱跳。打累了,男女双双即各找一个地方打土电话(即用两个竹筒,中间连一长线,各在一方对着竹筒讲话、唱歌都能听见),相互倾吐蜜语衷情,以企结成伴侣。情投意合后,再告诉父母,择吉日成亲。
  
跳香节

  
  苗族不仅在丰收定局时的立秋之前祭拜神农,而且在秋收完成后,还要举办大祭神农的节庆,苗民谷称为跳香。跳香节,一般在秋后农历十月举行。盛行跳香节祭五谷神和神农的地区,有湖南泸溪、吉首、古丈、沅陵、辰溪等县市,每当跳香节到来时,由苗族祭司主持,节期一般为一天一夜,除祭祀五谷神与神农外,还要跳跳香舞,当地苗族称之为“督熊”,“督”苗语意为起伏地跳,“熊”,意为苗族。即这天,苗族祭司要主持男青年跳苗舞来祭祷五谷神与神农。像苗族这样的秋收前和秋收后的十月,有专门的节俗和舞蹈来祭祷神农,在其他民族尚未发现。
  
苗族婚俗

  
  苗族是一夫一妻制,男女青年婚前有传统的社交活动。如"会姑娘"就是苗族青年自由恋爱的方式。苗族的传统节日是一年一度的花山节(农历正月初五举行,又名"踩花山"),这是苗族人民最盛的节日,节日期间,身着节日盛装的男女青年欢聚对歌,表演踩鼓,跳狮子和芦笙舞,热闹非凡。除此之外,苗族也过汉族的春节等节日。 在青年男女婚恋过程中也必不可少的食品是糯米饭。湖南城步的苗族把画有鸳鸯的糯米粑做为信物互相馈赠;举行婚礼时,新娘新郎要喝交杯酒,主婚人还要请新郎、新娘吃画有龙凤和奉娃娃图案的糯米粑。
  
浏阳三朝送号习俗

  
  浏阳北乡有三朝送号习俗。邻里亲友将取定的男婴字、派、号名用大楷书于红纸上,额以“恭惟某某夫妇喜得文郎志庆”或“恭惟某某老大人喜得文孙志庆”之类的贺词,在鞭炮声中贴于厅屋正梁两端墙上。因屋场、族人等情况不同,有同时送几个号的。清代以前,生女婴不道号。民国以后,也有给女婴送号的,但只送一个名字,一般是“闺字某某”。
  还有办满月酒、百日酒、周岁酒的。长沙县有用鲤鱼给婴儿亲嘴并喂汤的习俗,叫“开荤”或取“鲤鱼跳龙门”之意。亲友赴宴,赠之金银手钏、项圈、“长命锁”等物。周岁时,有的将文具、针线、口红、书画之类摆于盘中,让婴儿去抓,以测其志趣,名曰“抓周”。以后每岁生日都叫“长尾巴”,父母总要维以荷包蛋,所谓“大人生日一餐饭,细伢子生日一个蛋”。10岁、20岁等叫“总生”、“整生”,亲友多送布料鞋袜等作为礼物,父母一般要请几桌客。平时生日叫散生,除姑舅、姨妈登门之外,邻里妇眷要送以鸡蛋、面条等相贺,主人待以“旱茶”,故又称“吃茶”。 古语云:44百岁曰上寿,八十曰中寿,六十曰下寿”,可见古人称寿的最低限度是60岁。以后有50岁称寿的。长沙人做寿讲“男进女满”,即男做虚岁,女做实岁,做60大寿被认为是重开花甲,特别隆重,称为寿星公、寿星婆。有的搭寿台、陈寿桃、点寿烛,有的亲友送寿匾、寿屏。寿星端坐寿台,接受儿孙跪拜,此时鞭炮燃放时间越长越好。开筵时,先吃寿面,面条细长,象征长寿,故长沙人叫生日饭为吃面。 也有50岁以前就庆寿的,但有“男不做三,女不做四”之说,即男满29岁,女满40岁不做寿。有的生日外出避客,叫躲生。有的人依“母在堂,不做寿”的古训,即使是60岁或70岁,只要高堂健在,就不做寿,自己生日看成母亲的难日,只给母亲添菜,以感谢母亲的生育之苦和养育之恩。
  
结草标

  
  土家苗寨有结草标为记的习俗。草标为几根草编结而成,以形状区别不同用意,广泛用于生产生活和交易活动中,旱地播种或水田插秧后,将标结成"又"字形,以祝愿丰收和看护庄稼,锄草时把草结在锄头上,放鸭时结在浪竿上,封山育林时结在树上,背柴时结在背篓上,以示物有其主。卖牛,草标结在牛角上,卖猪时结在猪笼上,以示此牛此猪出售。草标还是情感交流的载体。青年男女恋爱,在约会地点结成圆形的草标,表示团聚求爱。若女方同意即在草标上系上一根丝线,不同意就另结两个分开的草标,表示不再往来。若草标用青草与黄草扎成,表示秋后相会。几根草结在一起表示相会,其根数表示几天后相会。
哭嫁

  清康熙13年清朝廷对湘西土司王朝实行改土归流制,即改土官为流官。地方官吏不再由土司王指派或世袭,而由封建朝廷派遣。从此,中原文化进入湘西,湘西的千年俗风开始受到冲击。开放自由,纯情率直,以歌会友,以歌恋情的自由恋爱方式开始被“媒妁之言,父母之命”,“门当户对”所取代。男女一生的婚姻,终身的幸福,全凭父母、媒婆一句话而定。有些女的结婚时还从未见过夫婿的面貌。怀着对未来生活的恐惧,不禁悲从中来,放声大哭。同时,借哭声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邻里乡党的照顾之情,叙述兄弟姐妹的手足情谊。父母亲、诸位长辈、兄弟姐妹也均以哭声作答,劝慰女子到夫家后尊重双亲、爱护弟妹、和睦邻里、常回家看看。哭嫁的高潮是大骂媒婆,把媒婆骂得狗血淋头。媒婆却决不生气。因为媒婆凭经验知道女子新婚之夜即能认识媒婆的价值。土家族常以未婚女子的哭嫁水平来衡量该女子的聪明程度。
  
赶僵尸

  
  赶僵尸:全世界范围内唯湘西有此民俗。看香港的电视台鬼片电视和内地录相厅鬼片,均可见到赶僵尸的恐怖场面。古代湘西人在外地做官、经商、求学、闯荡江湖,死后不愿火化,由亲朋雇请湘西巫师将死人穿上黑衣、黑裤、黑袜、黑布鞋,戴黑帽,口中念念有词,求神作法,让僵硬的尸体站立起来走路回老家。赶僵尸有两个条件:一、必须是在夜晚,人少的地方,白天阳气太盛则不成;二、所赶僵尸必须是三具以上,太少赶不动。至于僵尸为什么能走路,则是一个至今无人能解的谜。
  
吊脚楼 背篓

  
  吊脚楼 苗族、土家族住宅,同宗同姓的人聚居成一村一寨,以姓氏做寨名,如李家湾、向家坡。住宅由正屋、偏屋、木楼三部分组成。正屋一般修六扇五间,有"三柱四棋"、"五柱八棋"或"七柱十一棋"。"七柱十一棋"的大屋为十扇九间。住山地的,多依山傍水建造坐北朝南、纯木结构的居脚楼。吊脚楼为每扇四柱撑地,横梁对穿,上铺木板呈悬空阁楼,绕楼三面有悬空的走廊,廊沿装有木栏扶手。木栏上雕"回"字格、"喜"字格、"亚"字格等吉祥图案。凭桩可观景,可晾晒衣物。阁楼屋脊以瓦作太极图形,四角翘檐,玲珑飘逸。屋脊与檐均用灰浆安砌花格窗,上嵌玻璃,涂刷油漆。
  背篓 武陵源一带山高坡陡,道路崎岖,不便肩挑而宜背负。当地土家、白、苗族人多用竹片织成长筒形背篓作生产、生活用的负重工具。根据不同用途,背篓规格、制作各异。用于生产的大而粗糙耐用,用于生活的小巧玲精细。柴背篓用粗厚的青竹篾编织,形状较大,四周用竹片做成"墙";洗衣背篓选料精细,用水竹破成细篾精心编织,上大下小;陪嫁背篓形状如同洗衣背篓,只是制作工艺更为考究,篓口用斑竹和青竹镶边,表示阴阳交合,中部用红漆刷约3厘米宽的圆圈,以示喜庆。篾丝细腻,图案别致,花纹巧,以示新娘心灵手巧。背小孩的是椅架式背篓,篓框用毛竹制成,用布做背带。
  
赶年

   关于“赶年”的来历,传说不一。有的说明朝时,朝廷调士兵赴沿海抗倭。时值春节前夕,便提前过年,团年后,将士好出征。有的说,客王派兵征打土家,年关已近,土家人便提前过春节,上山躲避。等客兵进寨住下后欢度春节时,土王令土兵鸡鸣时杀回,大获全胜。因鸡报晓有功,故过年不能杀鸡;而财物被掠走,没有食品,春节后便上山围猎野猪。有的说,贫穷的土家人负债累累,财主年关要来讨债,他们便提前过年,上山躲债。这些说法,都与古代的战争和土家族的遭遇有着密切的关系。
  土家族过春节,一般比汉族提前一、两天,也有提前六、七天的,称为“赶年”。“赶年”的时间,因姓氏宗支而异。以酉阳县为例;老寨乡彭姓,腊月二十九过“赶年”;后溪乡彭姓,腊月二十四过“赶年”;可大乡和沙滩乡李姓,腊月二十八过“赶年”。过“赶年”的方式,也不完全一样。可大、沙滩乡李姓过“赶年”时,禁止杀鸡、杀猪,晚上禁点油灯,只能点烛,并通宵不熄。部分彭姓过“赶年”时,清晨得由男子做饭。饭做好,祭祀祖先完毕,再喊女人、孩子起床。饭后,全家出门游玩。土家人平日用鼎罐做饭,过饭“是将肉切成,加上佐料,一层米一层肉,’萝卜等,合煮一锅。“年饭”做好,要先祭祀祖先。祭祀时,焚香燃烛,烧钱化纸,三跪九叩,怀念祖先功德,祈求祖先护佑。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