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
甘肃古属雍州,省会兰州。地处黄河上游,位于我国的地理中心,介于北纬32°31′~42°57′、东经92°13′~108°46′之间。它东接陕西,南控巴蜀青海,西倚新疆,北扼内蒙古、宁夏,是古丝绸之路的锁匙之地和黄金路段,并与蒙古国接壤,它像一块瑰丽的宝玉,镶嵌在中国中部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上,东西蜿蜒1600多公里,纵横45.3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4.72%。人口2600万(1949年968万人),有汉族、回族、藏族、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蒙古族、哈萨克族、土族、撒拉族、满族等民族。其中,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是甘肃特有的少数民族。
甘肃一名始于11世纪,是取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由于西夏在其境分置十二监军司,甘肃为其一,元代设甘肃省,简称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六盘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设置过陇右道,故又简称为甘或陇。
先秦时期,全国分为九州,甘肃省境大部属雍、梁二州,旧称“雍梁之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全国为36郡,省境东南地区为北地郡和陇西郡。汉代先在省境置凉州,至元封五年(前106)省境先后改置武都、陇西、金城、天水、安定、北地、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10郡。唐代改郡为道,省境分属关内道、陇右道和山南道,共辖22州。元代始设甘肃行中书省,辖黄河以西七路二州,黄河以东地区为陕西兴远路。明代废省设司,省境属陕西布政司、陕西都司、陕西行都指挥使司。清代设陕西右布政司,后改甘肃布政司,行政中心从巩昌(今陇西县)迁至兰州市,辖今甘肃、新疆、青海、宁夏省区范围。光绪十年(1884)分出新疆。1912年省境又划分为宁夏(原朔方)、西宁(原海东)、兰山、泾原(原陇东)、渭川(原陇南)、甘凉(原河西)、安肃(原边关)七道。1927年废道,1929年分出青海和宁夏两省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省境陇东地区属陕甘宁边区的陇东和关中两分区。1949年8月26日成立甘肃行政公署。1950年1月8日,甘肃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甘肃省名相沿至今。
甘肃建省约有700多年的历史;县的建制早于省的建制,从春秋时开始萌芽算起,迄今己达2200余年。北宋初期西夏统治河西时设有甘肃军司(驻甘州,今张掖市甘州区)。这是最早出现的甘肃之名。但作为地方行政区划名称,元代才正式设置甘肃省。省名的命名,系西魏、唐代曾置甘州(今张掖市)、肃州(今酒泉市)的第一个字合成。简称甘。因省境的大部分在陇山之西,故亦称陇西、陇右,或简称陇。
甘肃位于黄河中、上游。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根据考古发掘的大量文物证明,远在一二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我们的先民就在这块地方生息、繁衍,利用简陋的石器顽强地同大自然作斗争。建国以来,先后在镇原县姜家湾、寺沟口、黑土梁,庆阳巨家塬,环县楼房子和刘家岔处,发现了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石器、骨器、动物化石和早期人类用火的遗迹。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迹,已发现的有1000处,其中著名的有受仰韶文化影响而发展起来的以洮河、大夏河和湟水中下游为中心,处于母系氏族公社阶段的齐家文化;还有晚于齐家文化,发现己有铜器,已经进入原始社会末期或奴隶社会早期的辛店、寺洼和卡窑文化。古代传说中的四千年前的炎帝(号神农氏)、黄帝(号有熊氏,又号轩辕氏)也起于西北。近几年来,该省考古工作者在省境东部秦安县大地湾发现并挖掘了一处距今7800至4500年的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址,出土文物8000余件,其中发现的7000年前的地画、5000年前的混凝土和一座建筑面积达450平方米的原始社会会堂式宏伟建筑,系国内首次发现。这处遗址堪与西安半坡村遗址相媲美。这里发现的罕见的三足钵、三足罐珍品,比仰韶文化半坡类型要早1000多年。大地湾遗址的发现,为研究史前史特别是研究古代建筑、文字起源和人类生活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行政区划】
甘肃政区图甘肃省设兰州市、嘉峪关市、金昌市、白银市、天水市、武威市、张掖市、酒泉市、平凉市、庆阳市、定西市、陇南市、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
兰州市:五区三县
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固区、安宁区、红古区、榆中县、皋兰县、永登县。
嘉峪关市:(不辖区、县,市直管六街道、三镇。)
五一街道、新华街道、前进街道、胜利街道、建设街道、镜铁山矿区街道、峪泉镇、文殊镇、新城镇
金昌市:一区一县
金川区、永昌县。
白银市:二区三县
白银区、平川区、会宁县、靖远县、景泰县。
天水市:二区五县
秦州区、麦积区、清水县、秦安县、甘谷县、武山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武威市:一区三县
凉州区、古浪县、民勤县、天祝藏族自治县。
张掖市:一区五县
甘州区、山丹县、民乐县、临泽县、高台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酒泉市:一区二市四县
肃州区、玉门市、敦煌市、金塔县、瓜州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
平凉市:一区六县
崆峒区、泾川县、灵台县、崇信县、华亭县、庄浪县、静宁县。
庆阳市:一区七县
西峰区、正宁县、华池县、合水县、宁县、庆城县、镇原县、环县。
定西市:一区六县
安定区、通渭县、陇西县、漳县、渭源县、岷县、临洮县。
陇南市:一区八县
武都区、成县、两当县、徽县、西和县、礼县、康县、文县、宕昌县。
临夏回族自治州:一市七县
临夏市、临夏县、康乐县、广河县、永靖县、和政县、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甘南藏族自治州:一市七县
合作市、舟曲县、卓尼县、临潭县、迭部县、夏河县、碌曲县、玛曲县。
【甘肃名人】
中国历史上的甘肃名人:伏羲.女娲 轩辕.嫘祖 嬴非子:嬴秦的先祖非子生活于公元前900年左右,居西垂宫(后称犬丘,今天水市秦城区西南边),是秦的开国君主,他因擅长养马,好畜牧而应周孝王征召(公元前897年,周孝王十三年),在 水、渭水间替周王室主持牧马,马群得到了大量繁殖,为周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名嬴政,秦始皇:甘肃陇西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13岁即位,在位35年,建都咸阳。公元前221年,历十年之久征灭六国后,建立了大一统秦国。其推行车同轨、书同文、实行郡县制等一系列措施,确立了历代封建王朝的统一范本,是当之无愧的“千古一帝”。 苻洪、苻坚;(公元285年--公元350年)氐族,略阳临渭人(今秦安县东南),十六国时期前秦建立者。东晋时为征北大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不久,自称三秦王,建立前秦政权。苻坚(公元338年--385年)二十岁时立自己为大秦天王,三十一岁时先后攻灭前燕、前凉等统一北方大部分地区。公元383年,征调九十万军队攻晋而败,这就是军事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战。 姚苌、姚兴:公元330年--公元393年)后秦国建立者,羌族,伏羌(今甘谷县)人。公元384年攻灭前秦国,在长安称帝,史称后秦。姚兴(公元366年--公元416年),姚苌子,在位22年,注重农业,兴办佛教和儒学,学生达一万余人,先后灭西秦及后凉,与北魏、东晋对抗。 吕光:(公元338年--公元399年)后凉的建立者,略阳人(今秦安县),初为苻坚将领,率兵攻西域,后割据凉州,建国后凉。 李渊 李世民:公元566年--公元635年),祖籍陇西成纪(今秦安县)人。
近代名人:播音员主持人(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春节联欢晚会>> 朱军 <<新闻联播>> 李修平 <<焦点访谈>><<国际观察>><<高端访问>> 水均益 <<天气预报>> 裴新华 <<军事天地>> 张丽 <<新闻30分>><<地方社会新闻>> 耿萨 王陇德 卫生部副部长 王石 地产大亨 潘石屹 ,地产业奇迹身价数亿元 李阳 疯狂英语的创始人 兰州大学毕业。颜峻 乐评人 雷达 作家 ;秦大河,首个横穿南极的中国人,现任国家气象总局局长 。葛宝丰院士,是新中国骨科奠基人之一。演员:罗海琼 歌星:魏晨
【甘肃民族】
甘肃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现有54个少数民族成份,少数民族总人口219.9万,占全省总人口的8.7%。世居甘肃的少数民族有回、藏、东乡、土、裕固、保安、蒙古、撒拉、哈萨克、满族等16个少数民族。其中,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为甘肃的独有民族。省内现有甘南、临夏两个民族自治州,有天祝、肃南、肃北、阿克塞、东乡、积石山、张家川7个民族自治县,有39个民族乡,民族自治地方土地面积17.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39.8%。
从分布情况来看,回族主要聚居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散居在兰州、平凉、定西等地市;藏族主要聚居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和河西走廊祁连山的东、中段地区;东乡、保安、撒拉族主要分布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裕固、蒙古、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祁连山的中、西段地区。全省86个县、市、区中,除少数民族聚居的21个县、市外,其余65个县、市、区中均有散居的少数民族。
【文化特产】
甘肃海拔大多在1000米以上,四周为群山峻岭所环抱。北有六盘山、合黎山和龙首山;东为岷山、秦岭和子午岭;西接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南壤青泥岭。境内地势起伏、山岭连绵、江河奔流,地形相当复杂。这里有直插云天的皑皑雪峰、有一望无垠的辽阔草原、有莽莽漠漠的戈壁瀚海、有郁郁葱葱的次生森林、有神奇碧绿,的湖泊佳泉、有江南风韵的自然风光,也有西北特有的名花瑞果。
河西走廊是甘肃著名的粮仓,也是昔日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和古丝绸乏路的交通要道。闻名于世的敦煌莫高窟民俗、肃南裕固族风情、肃北蒙古族风情、阿克塞风俗、天祝藏区风情、雷台奇观、古酒泉传奇、嘉峪关传说、玉门关和古阳关、桥湾人皮鼓:民间筵悦、骆驼队等奇风异俗在这里熠熠生辉。
甘肃东南部的天水市和陇南地区,是历史悠久、山川锦绣、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民俗奇特的天然膏沃之地,有小江南之称。唐玄奘在天水的传说,使佛公娇、万紫山、渗金寺等地,成为民俗旅游的主要景点。
和天水、陇南相临的甘南、临夏两自治州,是藏、回、东乡、保安、撒拉等少数民族的集聚地,有独具一格的民情和风俗,境内的拉卜楞寺,不但有着精美绝伦的建筑,而且每年7次规模较大的法会和众多的节庆,使拉卜楞寺的宗教民俗活动空前丰富多彩。古朴典雅的临复清真寺,是穆斯林民众们的聚礼之地,这里的宗教民俗活动,独特隆重,令人叹为观止。
甘肃东部的庆阳、平凉地区,是具有悠久革命历史的老区。境内除有众多的革命遗迹外,黄帝登临、广成子修炼得道的道家圣地崆峒山,西王母设宴招待周穆王的王母宫山以及公刘庙、菩萨山等庙会,都成为民向文化的传播阵地和民间经济的交易场所。特别是唢呐、剪纸、社火、戏曲等民俗文化尤具魅力。
甘肃高校
兰州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甘肃农业大学 西北民族大学 甘肃中医学院 天水师范学院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兰州商学院 甘肃政法学院 河西学院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兰州城市学院 张掖医专 平凉医专 甘肃联合大学 兰州外语职业学院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陇东学院 天水师院 定西师专 陇南师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