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综合资讯
中国南海海域的古沉船不少于2000艘
来源:南方日报 2007-06-11 09:53:43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广东南澳海域沉船不止“南海Ⅱ号”
 
    “南海Ⅱ号”船上及四周约有瓷器上万件,专家正在对打捞上岸的瓷器进行勘查。黎詠芝 林明声 林鸿 袁笙 摄
 
  广东省省考古专家断言:只是揭开这片海域冰山一角
 
   “南海Ⅱ号”的发现只揭开了汕头南澳海域众多沉船一角。9日,考古专家告诉记者,这片海域肯定还有其他古沉船。
 
    9日上午,在明代沉船“南海Ⅱ号”抢救性保护情况汇报会上,广东省考古所有关专家透露出一个惊人信息:汕头市南澳县云澳边防派出所从渔民船舱中查获的瓷器,不仅有明代瓷器,还有一批是宋元时期的,而这些宋元瓷器不可能出自“南海Ⅱ号”。南澳县附近海域很可能还沉睡着其他古船。
 
    判断??
 
    三代瓷器不可能同船
 
    9日上午,在“南海Ⅱ号”情况汇报会上,南澳县云澳边防派出所播放了边防官兵5月25日清晨在南澳海域乌屿与半潮礁之间(俗称“三点金”),从当地渔民的船舱中查获138件瓷器的录像。
 
    “渔民潜水船上查获的瓷器,肯定不全是明代的!”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尚杰紧盯屏幕:查获的瓷器中有一只酱色龙纹坛,“专家们从品相上一看,就知道这些酱色、青白釉色的瓷器和那些明代的青花瓷并不出产自一个年代,它们的工艺是宋、元窑口常见的类型。”
 
    根据青花麒麟纹碗等瓷器上清晰印着“大明年造”的字样及省文物鉴定站的鉴定报告,考古专家初步将“南海Ⅱ号”鉴定为一条明代万历年间的沉船,沉没于400多年前。
 
    然而,明代的瓷器基本上不可能与宋代瓷器共乘一船,因这不符合考古推断。尚杰分析道,中国人自宋代开始确有收集古玩的爱好,这有历史可查。但“南海Ⅱ号”这艘明代沉船上出水的宋、元瓷器样式相当普通,全是生活用具,没有太多收藏把玩的价值。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博士魏峻也表达了相似的看法:根据水下考古人员在海底所见,“南海Ⅱ号”上整摞整摞的瓷器都是明代青花,这些零散出现的宋、元瓷器肯定另有来头。
 
    有专家称,如果这几件宋、元瓷器与“南海Ⅱ号”上的大批明代青花瓷器确是从一处打捞上来,那“南海Ⅱ号”附近海域有可能还沉没着另一艘年代更早的古船。
 
    调查??
 
    南澳海域沉船不止一艘
 
    魏峻告诉记者,2002年省考古研究所对粤东、粤西展开沿海古沉船调查,对广东沿海沉船情况有了大致把握:南海海域星罗棋布般散落着不少古代沉船。2005年,汕头市南澳岛附近就有渔民在海上打捞出一批铜钱和宋元瓷器,省考古所专家大都认为,南澳海域的沉船不止“南海Ⅱ号”一艘。有关专家透露,根据比较清晰的资料显示,南澳海域还掩埋着另一艘清代古船。而据中国水下考古中心的一项报告,中国南海海域的沉船不少于2000艘。
 
    “整个潮汕地区以前也发现过不少沉船,汕头市澄海一带海域以前清理过红头船遗迹,包括一些保存比较好的,这个海域的沉船应该不只一条。”
 
    汕头大学教授隗芾认为,潮汕地区是我国典型的海洋文化区,潮汕对外交往从元末明初就开始兴起,于清朝中叶达到鼎盛繁荣期的汕头樟林古港,就是当时整个粤东韩江流域重要的海上交通港口。“南海Ⅱ号”的发现,无疑为再现当时潮汕一带繁荣社会经济生活面貌提供了“密码”。
 
    现场??
 
    “南海Ⅱ号”首尾未现
 
    9日,记者从汕头市南澳岛后宅镇前江码头登上一艘公边艇,前往“南海Ⅱ号”发现地——“三点金”。乘船20分钟后,记者登上交通部广州打捞局派驻现场的作业船——300吨起重能力的“南天马”号。对面半海里外的小岛“乌屿”清晰可见,而“南天马”号的脚下就是暗礁潜伏的半潮礁。
 
    担负“南海Ⅱ号”水下考古任务的省考古所专家崔勇向记者讲述了下海探摸“南海号”情景。“海底的能见度比较好,可达3-4,船体保存比较完好,周身有泥沙覆盖。在木船中部的隔舱裸露在海水中,里头整摞排列的瓷器清晰可见,而船头、船尾还看不清楚。”
 
    有人称,“南海Ⅱ号”与“南海Ⅰ号”的沉没姿态有些类似,都是端坐于海底泥沙里,并不像发生过大幅度断裂或翻倾。也有人称,“南海Ⅱ号”的规模可能略小于“南海Ⅰ号”,但这些说法并未得到考古专家证实,“‘南海Ⅱ号’到底多长、多宽,目前为止仍没有探摸清楚”。
 
    对比“南海Ⅰ号”,“南海Ⅱ号”的价值如何?魏峻说,“南海Ⅱ号”与“南海Ⅰ号”各有各的研究价值,一条在粤东、一条在粤西;年代也不一样,一条是明代、一条是宋代,两条船的意义都很大,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物证,会使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更加丰富。
 
   问题??
 
    “南海Ⅱ号”是否整体打捞?
 
    省文化厅副厅长景李虎表示,“南海Ⅱ号”会不会像“南海Ⅰ号”一样进行整体打捞,目前还无法确定。“我们要首先摸清楚这条船的情况,对它的价值有一个清晰的判断,才能决定采用什么样的打捞方案更为合适。能见度、海流、气候等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并不是所有的沉船都会适于整体打捞”。
 
    魏峻告诉记者,如果不采取整体打捞,就是原地发掘清理,这是水下考古的原始方法。“‘南海Ⅱ号’所在海域的能见度较高,即使采用原地清理也可以进行得比较顺利。”
 
    67,交通部广州打捞局已经有两艘作业船赶赴现场,分别是起重船“南天马”号和3000马力的拖轮“德华号”,昨日两艘船进行了布锚。省考古所水下考古专家也已进驻船上,相关考古探摸业已展开。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