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视界
苏州地产蟋蟀盆荣获中国民间艺术最高奖
来源: 新华网江苏 2007-06-18 11:21:57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近日,在当地人指引下,记者走进了袁中平的“中平澄泥堂”。苏州地产的蟋蟀盆年销售量在5万到10万只,袁中平的产品就占了市场的半边天,最贵的一只蟋蟀盆卖到5万元,就是普通的精品一般也卖到七八千元。从明代的朝廷贡品,到演变为现代人喜爱的工艺品,小小的蟋蟀盆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跌宕起伏?

  年仅37岁,制盆“工龄”已有30年

  记者拿起一只蟋蟀盆细细把玩,果然手感细腻润滑,雕刻精致,敲之隐隐有金玉之声。

  袁中平说,今年他37岁,可制作蟋蟀盆的“工龄”足足有30年了,从六七岁时他就耳濡目染跟着父辈学习制盆工艺。“做蟋蟀盆不像宜兴紫砂壶、景德镇瓷器那样有专业化分工,一个人必须掌握全套工艺,一忙起来就成了‘泥巴人’,从鸟叫到鬼叫,一刻也不得闲。”袁中平17岁时手艺已经了得,“那时人家已称我为快手,别人一天做二三十个盆,我两个小时就能做坯、刨光200个”。不过,再追求数量已使袁中平感到太枯燥,他就偷偷做了一些精品藏在家里。没想到上海客商来了,一个精品卖到50元,这大大激发了袁中平的创作欲望。

  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袁中平潜心研究,不断创新,先后设计制作出了仿古盆、清水宽口盆、百子盆、麒麟盘、玉龙盆等新品,每件作品都不重样,而且坚持“出手皆上品”。一次,有批二万元的货在烧制时,盆圈和底部收缩率不当,买家提出降价卖,袁中平一口回绝,当即毁掉重制。

  “严、细、精、巧”的理念,使苏盆这一传统民间工艺在袁中平手上重获生机,他的作品因此获得了中国民间艺术的最高奖“山花奖”。客商慕名而来,他所制作的蟋蟀盆5%漂洋过海,被中国香港、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的客商买去。

  盛世藏宝,就是想给后人留点东西

  对于苏盆这一珍贵的民间工艺品,苏州相城区采取了积极的保护措施。记者采访时,正碰上两位相城区民俗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上门为袁中平补充制盆工艺材料。原来,区里对陆墓蟋蟀盆十分重视,已向国家申报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袁中平说,陆墓盆是苏盆中做工最讲究的一种,要求盆盖与盆身相合丝丝抿缝,盖可以在盆身上旋动,但推起来却不闻响声。用料也极为精致,仅泥就要经过选土、做细、晾干、浸泡、筛滤、沉淀、储藏、练泥等20多道工序。泥料全部取自阳澄湖底泥,制盆的最佳时间为清明至霜降,制坯全由手工操作,算起来有100多道工序。

  提起国家的重视,袁中平从内心感激:“以前我们制盆的几个村子都拆迁城市化了,如果不是国家这样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我们真是前景堪忧!盛世藏宝,我就是想做一点让后人看看的东西。”2004年,袁中平自费花了6800元,将“中平澄泥堂”、“袁氏堂”和“袁中平”,一气呵成申请注册了三个商标,首开民间艺人抢注商标的先河。

  继承创新,让御用品为现代人服务

  袁中平的祖辈给皇帝造过金砖,到了他这代是第五代了。喜爱书法的袁中平在祖传的一块金砖上长期以清水练习书法,不仅省却了大量宣纸,而且书写效果非常好。细心的他嗅到其中商机:现在练书法的人越来越多,何不造一种金砖书写板,用起来岂不更方便!

  经过反复试验,他终于设计生产出了一种改良金砖。这种金砖规格小,厚度薄,颜色呈灰白色。这样,用毛笔蘸水在上面写字,笔迹就能清清楚楚显示出来,笔划、笔顺都能完美体现,很有宣纸的味道,而且可以反复使用。现今,他研制的“金砖书写板”已经成为畅销品,每套能卖到1500元。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