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市场评论
中国油画市场 95%的买家是投机商
来源:农民日报 2007-07-31 10:38:53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价格越炒越高几年间翻了数倍 95%的买家是投机商
 
  从1994年到2002年间,中国的油画市场出现了“井喷”现象。大部分中国知名油画家的写实作品市场增值达到200%以上,有些画家的作品增幅更达到400%至500%。有台湾艺术家惊呼,大陆“艺术投资获利比贩毒还高”。2006年11月21日下午,画家刘小东的一幅30平方米的巨幅作品《三峡新移民》创造了2200万人民币的拍卖价。而刘小东在得知自己的产品《三峡新移民》拍出如此之高的价钱后,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只说了句:“这市场疯了”。画家张晓刚知道自己的一幅作品以1600万元落槌后感叹道:“这世界疯了。”
 
  ■5%真藏家95%投机商
 
  不少艺术市场人士认为,目前投资人成分非常复杂。“这些人当中至少95%的人都不懂得艺术。”高地画廊老板林先生说。康坦普瑞拍卖公司艺术总监梁长胜说:“极少数懂行买家是从不乱炒画的,他们一般就是纯粹的收藏,也被称作‘藏家’,对中国当代艺术乃至世界潮流的了解相当深刻和专业。”海外藏家有曾担任瑞士驻中国大使的希克,他用十余年时间,收藏了180多位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近2000件艺术品。《艺术地图》杂志刊文分析:“国内拍卖操作的价格狂飙和大量资金疯了似的收购油画,背后原因相当复杂,业内人士大致有5种看法:一是跟洗钱有关;二是股市、地产操作资金入市,甚至有温州炒房团也加入混战;三是在艺术品市场设局,让不明市场真实的新藏家接盘;四是确实有新老藏家想拿下某些好作品,贫富分化后的国内新贵阶层目前已取代外国收藏家成为主力,买艺术品一掷千金;五是不排除利用艺术品保值赌人民币升值的金融炒家的介入。”香港苏富比拍卖行专家张丁元和林家如都认为: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是虚假的繁荣。
 
  ■炒卖艺术品易被套牢
 
  一家外资投资公司的财务总监张宇哲女士认为:中国当代油画更容易被人为地“炒作”与“操纵”。很多藏家只像是在炒股票,将当代中国油画和欧美的当代油画进行价格类比,从而推断出中国当代油画的价格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这实际上并不具有真正的可比性。在巨大利益的驱动下,部分画廊、画商、外国机构甚至画家本人往往与中介机构合作,联手包装画家,利用各种方式为画家造势,并最终达到操纵画家作品价格的目的。而在这些机构与个人的联手操控下,真正的藏家根本无法以合理的价格购入心仪的作品,而一旦以高价位接手这类被操纵的当代油画,就算是再拿到拍卖市场上去拍,也极少有人能接盘,结果只能是被“套牢”。
 
  ■画廊10%赚钱70%亏损
 
  红门画廊经理老王在一次和画家的聚餐时坦言,目前画廊业外表看红红火火,但是只有10%赚钱、20%持平,其他70%的画廊都亏损。
 
  据“798”一家画廊的工作人员说,他们现在的房租大约是每平方米3元,画廊面积是700平方米,每天什么都不干房租就要2000多元,一年下来仅房租就要70万,这还不包括人员工资、媒体宣传等费用。西五画廊老板董菁说,一个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0美元时,才有可能形成社会性艺术品收藏兴趣,而目前北京人均GDP约为5000美元,距离这个标准仍有一定差距,“我感觉大众的艺术消费观念尚未形成。在国外由于长期艺术熏陶,很多老百姓就经常购买艺术品,当然很多并不很贵,一二百美元吧,但是他们有这个消费习惯”。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