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25日,从奥林匹克的发源地——希腊的奥林匹亚取出的圣火,将首次点燃北京奥运会的火炬。8月8日,“祥云”照耀下,经过2万多名火炬手,13.7万公里传递的奥运圣火,将点燃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上的主火炬,掀开奥林匹克光辉的新篇章。 圣火从传说中走来 奥林匹克圣火是奥运会期间在主体会场燃烧的火焰,它是光明、团结、友谊、和平、正义的象征。 圣火经历的NO.1 2007年4月26日,中国设计师以中国传统文化纸卷轴为创意,以有着千年历史的祥云图案为灵感设计的第29届奥林匹克奥运会火炬,正式向全世界亮相: 人文奥运之“祥云” 科技奥运之“祥云” 高温不褪色 绿色奥运之“祥云” 数字解读“和谐之旅” 22“祥云”将经过五大洲的22个城市,其中有11个坐落在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上, 它将带领世人重温古老中国鼎盛时期的文明。还途经15个分布在亚洲的城市,将充分展示亚洲的风采。境外路线传递范围之广仅次于2004年雅典奥运会,位居第二。 31 火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境内将途径31个省、市、区,成千上万的城镇乡村,“祥云”就像一条珠线,将散落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明珠串连起来,火炬在境内的传递路线,包括我国近一半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70%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所在地,并且还特别选择了一些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以此展示中国的多元文化。 130 北京奥运火炬的传递历时130天,在历届奥运会中传递时间最长,位居其次的2000年悉尼奥运会火炬传递历时127天。 21780 北京奥运会火炬手总数为21780名,是历届奥运会火炬手最多的,位居第二的是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总数为14000多人。除了奥运项目的运动员,一些为体育事业奉献出青春和热情的人,包括桑兰、丁俊辉等将成为第一批火炬手。 137000炬传递的距离将达到137000公里,为当之无愧的历史之最,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仅为其四分之一,区居第二 ……
火,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原动力,在古文明中,火更是一种圣物。而先人用火来传递奥林匹克运动中蕴含的团结、友谊、和平以及正义,则起源于古希腊的神话传说。
古希腊神普罗米修斯为解救饥寒交迫的人类,瞒着宙斯到阿波罗太阳神那里偷取了火种,带到了人间。火种在人间点燃后就再也收不回去了,宙斯无奈之下,为了继续维持人类对神的敬畏,只能规定,在燃起火种之前,必须向他祭祀。而这种祭祀,慢慢地演变成了人类对普罗米修斯偷来火种的感恩和纪念。古时候,因为古希腊的地形特征,造成了古希腊割据成大概200多个城邦,就像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一样,战火连年,城邦之间的吞并、打仗不断。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什么能够让战事暂时停息呢?代表了神圣和光明的火焰就这样被推上了奥林匹克的舞台——古希腊的年轻人手持火炬传递奥运会即将开始的时刻,各个城邦的战争必须休止——火炬变成了和平的符号。
从公元前776年祭司第一次从圣坛上燃取奥林匹克之火开始,到现在奥运圣火上天入海;从所有运动员第一次一齐向火炬奔跑,最先到达的三名运动员高举火炬跑遍希腊开始,到现在奥运圣火照亮五大洲,四年一度燃起的奥运圣火带领人类走过苍茫岁月,越过上古洪荒,于2008年向东方古老的紫禁城走来。
1936年,柏林,奥运圣火第一次燃起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立以后,最初并没有承继传递火炬这个传统。奥运圣火首次点燃是在1928年的阿姆斯特丹奥运会上。提到这个仪式,我们就不能不提一提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奠基人顾拜旦(图3)。顾拜旦致力于创办一种不同于其他形式的体育竞赛,将人们聚集在一起,更主要的是延续下去,并且让参加竞赛的人和为参赛者喝彩的人感受到体育运动的精神。口号、标志、旗帜、誓言、游行等等,凡此种种都不可忽视。1912年顾拜旦提出了点燃奥林匹克圣火的建议,但一直没有实施。
直到1920年安特卫普第7届奥运会上,为了悼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死去的人们,主办者在主会场点燃了象征和平的火炬,但没有进行火炬传递活动,火种也不是从奥林匹亚采集的。到1928年,顾拜旦的提议终于得到响应,但当年仅限于在体育场附近的一个喷泉盛水盘上点燃了圣火。
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世人首次看到了奥运圣火的点燃。虽然在奥运历史上,由于柏林奥运会被希特勒利用成了宣扬纳粹主义的工具,但是这一污点并没有影响奥运圣火开始它光耀寰宇的传递之旅。从那一年起,奥运圣火在奥运会举办期间成为了整个奥林匹克运动中最令人期待的事情之一。(图4)
1936年的这支火炬很短,用镁作燃料,手柄部分刻有1936等字样,另外还包括火炬传递的路线图、一些感谢火炬手的字样等有关信息。这支火炬的设计是根据古希腊壁画的特征设计的。
1936年3月25日,在奥林匹亚举行了隆重的火炬燃点仪式。12名身着白色长袍代表女祭司的希腊少女来到奥林匹亚遗址中心,点燃奥运圣火火种,由此拉开雅典奥运会的序幕。奥运圣火随后游历5大洲,途经曾经举办过奥运会的21座城市,最后在8月11日返回雅典奥林匹克体育场。时已73岁高龄的国际奥委会终身荣誉主席顾拜旦男爵亲临会场,并发表了演说,随后正式开始了每人手持火炬跑1公里的火炬接力。这次火炬传递先后经过了希腊、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匈牙利、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于8月1日凌晨到达柏林。从奥林匹亚至柏林运动场,全程3075公里,参加接力的共3075人。“奥运圣火”、“奥运火炬接力”等概念也是从那个时候才出现的。
1956年 墨尔本 奥运圣火首度照亮南半球
11月22日,第16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 澳大利亚首都墨尔本开幕,这是第一次由南半球的国家来承办奥运会。这届奥运会最令人难忘的就是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联合参赛,他们在《欢乐颂》的伴奏下,使用有五环标志的黑、红、黄三色旗为团旗共同入场。窗体顶端窗体底端
1964年 东京 奥运火炬首次在亚洲点燃
10月10日,第18届奥运会在日本东京开幕。美国甚至发射了“辛克姆”卫星向全世界转播奥运盛况,这在历史上还是首次。最后点燃奥林匹克圣火的是日本19岁的早稻田大学学生坂井义则,他出生于广岛原子弹爆炸那天(1945年8月6日),由此昭示奥林匹克火焰象征的和平。
1976年 蒙特利尔 奥运圣火上云霄
7月17日,第21届奥运会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正式开幕。此届奥林匹克火炬传递采取了与以往不同的做法。火种传到雅典后,不像以往用轮船、飞机或接力传递,而是利用卫星激光技术传到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当时在希腊点燃的圣火通过一个捕捉离子化火焰微粒的传感器传送到地球另一端的渥太华,再对卫星传过来的脉冲信号进行解码而复制奥运圣火。这种传递方式看似新颖,但在后来却受到了诸多非议,后来的历届奥运会再也没有沿袭这一做法。
2000年 悉尼 奥运圣火的浪漫水下之旅
9月15日,第27届奥运会在澳大利亚的悉尼正式开幕。奥运会开幕前的圣火传递本次又有了新意,组织者充分了利用了水、陆、空各种运输方式,圣火甚至由潜水运动员带到水下传递了三分钟。
2004年 雅典 五洲共享奥运荣耀
8月14日,第28届奥运会在希腊首都雅典正式开幕。本次奥运会火炬首次传遍了全世界的五大洲,并首次到达了非洲和南美洲。
2008 “祥云”传播中国文明
火炬名为“祥云”, 长72厘米,重985克。外观从颜色上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面被涂上传统的中国红,从火炬手握火炬的部位开始向上则是银色,并用立体浮雕式的工艺均匀地布满了祥云图案,使得整个火炬显得高雅华丽,而且内涵厚重。
“祥云”的主题元素包括四部分:代表传统文化的云纹符号,象征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纸卷造型,承载千年中国印象的漆红,突破火炬薄壁整体成型、云纹腐蚀雕刻、双色氧化染色的高科技。
纸卷托“祥云”
酷似纸卷轴的的造型与奥运圣火的熊熊燃烧对立又统一,充分展示中国的古老文化。特别是人类文明伴随纸的出现得以传播,纸卷造型就赋予了火炬更深的意义。
塑胶漆给与皮肤的质感
“祥云”的设计首次使用了高触感的塑胶漆,这种漆表面的触感接近皮肤,当手持火炬的时候,感受到的不再是冷冰冰的金属,而仿佛是和另一只手紧密相握,体现出“以人为本”。
“火凤凰”传递美好祝愿
“火凤凰”是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标志,主题是两个人在奔跑中擎起奥运圣火。凤凰在中国文化中是吉祥、永生的代表,利用凤凰的形象,将2008北京奥运吉祥美好的祝愿带给全世界。
大风吹不灭
“祥云”完全利用我国自主研发的技术完成,科技含量达到了新的高度,加满油的情况下可以燃烧15分钟,在零风速下火焰高度25至30厘米,在每小时65公里的8级大风和每小时50毫米的暴雨等情况下也能保持燃烧。
火炬口涂的红色颜料不仅代表了熊熊燃烧的火焰,还是一种蕴含高科技的产品。这种颜料耐得住1000摄氏度的高温,并且这种温度下也不褪色。为了保持燃烧系统的稳定,火炬燃气罐采用了螺纹连接,避免安装疏忽导致的点燃困难,还可以在意外跌落时继续燃烧。
极地体验
奥运圣火抵达珠穆朗玛峰是奥运历史上的壮举,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重要的亮点之一。依据珠穆朗玛峰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要求,奥运圣火登顶时将采用特制的火炬。用于登顶的火炬外形与别的完全一致,但针对珠穆朗玛峰的特殊环境,登顶的火炬在低温、强风、低压、少氧等特殊气候条件的燃烧问题都要做专门处理,因此选用了特殊内部燃烧装置。小小的火炬承载着许多高科技含量,也是科技奥运的具体表现。
燃料:北京奥运会火炬使用的燃料是甲烷,甲烷的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没有任何污染物质,因此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也可以降到最低。
材料:火炬的外壳制作材料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都是环保型材料,不会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这也很好地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精神。
综合评论
奥运圣火在相传中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