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人物专题
写好榜书一定是中国人
来源:世界新闻 2007-08-23 10:47:38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张百成在中国科技馆举办的56周年国庆庆祝活动中现场作书
    鲍文清邢天安
   
    张百成是写榜书的
   
    几年前,我曾在天津目睹他在偌大的舞台上表演写榜书的情景。当其挥运之时,硕大的笔锋和着他留着的一绺长髯一起舞动,那种人书合一的精彩场面,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转眼数年过去,当时他写的“随意园融”每字高三米,宽两米,至今仍然跃动在眼前。
   
    九分努力一分才
   
    榜书,通俗地讲,就是字幅比较大的字,大的可过丈余,号称中国书法中的“巨无霸”。写榜书时,要运用全身之力把握、驾驭手中之笔。练好榜书,关键在练,练身体、多实践,要有扎实的书法基本功。
   
    张百成既非书香门第,又非天才速成,他的成功完全是靠坚韧的毅力和聪慧的悟性一步一步磨练出来的。
   
    1943年5月,张百成生于陕西渭南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从小就迷恋上了变化多端、神秘莫测的象形文字。当时家里贫困,他就用手指、树枝划地练字,还曾经剪自己家的山羊毛做笔。他最早“公开发表”的书法作品,不是在报刊上,而是贴在门上、墙上,并得到家乡父老的喜爱。练字的纸写黑了,他就用清水在“黑纸”上练。1984年至今,他用过的“黑纸“叠起来有丈余,能装满整整一间屋。
   
    就这样不停地练,到小学快毕业的时候,张百成的字写得已经很不错了。村里开会都叫他去做记录或写大字。走上工作岗位以后,无论在军营,在工厂还是在文化宫,他对书法的兴趣有增无减。他经常像苦行僧似的把自己封闭在斗室苦练。他不怕孤独,不怕枯燥。他自己经常说:“我是九分辛苦一分才。”
   
   
张百成书法作品
    小字放大不是榜书
   
    有些人以为,没有必要提倡榜书:把小字放大不就是榜书了吗?甚至还有人认为,现在技术发达,在电脑上把字一放大,不也是榜书吗?
   
    听到这些观点,张百成说,不对,正像大型雕塑和微雕,大型壁画和内画不能互相替代一样,毛笔书法小字放大只能是放大缺点,而不是放大优点。写小字与写大字从情绪、气力等综合因素上是不可以等同而语的。
   
    张百成说,榜书是无形中的气功。大字执笔应以伸臂代管,易于运行;若字过数尺,笔所不及,需持碎布以代毫,伸臂肘以代管。如果大字过丈,伸手不及,那就得持帚写字了。因此,写好榜书除了要有扎实的书法基本功,更需超人的气力,还需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大度,其难度可想而知。因此,历代至今,榜书家不多,遗留下来的榜书作品更是少见,只有石刻和少量拓片传世。
   
    我好奇地问他:“你是不是天天练气功啊?”他说:“我每天起来锻炼,自编自演一套书法操。手眼身法步,一样都不少。久而久之,浩然之气就油然而生了。”张百成自编的这套“书法八字功拳”分为“龙、飞、凤、舞、家、虎、神、寿”等几大部分。他练开后,那舒展大方、匀缓柔和的身姿,连绵不绝、外软似棉而内坚似钢的拳路,一下子让人想起了他握笔蘸墨,展纸挥毫时的样子。
   
    难怪张百成说:“写榜书,事先必须考虑好怎么安排结构,之后运气。字要大,墨要深,纸要厚,凝神静气,不要急于下笔,更不能看到观者甚多而怯畏,要等激情上来然后拿起笔来,在运气中一气呵成。这时写出来的大字,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震撼!”
   
   
张百成指导美国学生学习书法
    练好榜书争一口气
   
    张百成几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到20世纪80年代终于开始收获耕耘的成果。他参加首届龙脉杯全国书画大赛,便一举夺得双金。1995年,“张百成书法展”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一炮打响。如今,张百成的榜书作品已遍及全国,甚至还远流到美、英、意、日及东南亚各国。
   
    每年4月5日是陕西皇帝陵祭奠之日,张百成曾经在陵旁写过两个5米大的“龙”字。他认为,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榜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审美价值,向人们展示的是不同时代的文风、时政、地理、历史、文字和书法艺术的变迁,为我国传统文化提供了财富。
   
    张百成清楚地记得,在一次中日书法交流中,日本人说中国人写不了榜书。听到这种话,张百成开始加倍勤奋研习榜书,于1997年组建了中国榜书研究会,并任首届会长。他相信,榜书的发源地在中国,那么能写好榜书也一定是中国人。
   
    张百成现在最大的梦想就是把世界的榜书协会搞起来,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