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芬村是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下辖的一个居民小组(2004年8月镇改街道之前为布吉镇下辖的村民小组),全村占地面积4平方公里,本村原住居民300多人,外来流动人口1万多人。改革开放以前,村民只依靠种田为生,人均年收入不到200元。1989年,香港画商来到大芬,租用民房进行油画的创作和经销,由此将油画这种特殊的产业带进了大芬村。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香港画商一方面招募画工帮助自己完成订单,另一方面着手培养有绘画基础的青年,为自己绘画队伍补充新血液。几年后,那些画工或画师们也学会了接单,于是便相继走出师门,另立山头做起了老板。由香港画商和他的学生所形成的大芬油画生产、收购和集中外销的一条龙体系,就成了大芬油画村的雏形。
1998年,《羊城晚报》以“深圳有个油画村”为题,报道了大芬村画家云集、油画成批出口的消息后,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一时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随着大芬村知名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画师或画工纷纷在大芬安营扎寨。于是,大芬油画村的规模在一年一年扩大,逐步形成了今天的大芬油画村。
截止2005年,整个大芬村(包括公路对面的茂业书画交易广场)共有书画、工艺等经营门店300多家,其中从事油画生产和销售的有262家,从事国画、书法创作和销售的有23家,从事画框、颜料等相关配套产品经营的有14家,从事工艺、雕刻、刺绣、装饰及书画培训的共有11家。据不完全统计,以大芬村为中心从事油画生产的画师、画工及学员最少在5000人以上,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2005年实现交易额2.79亿元。2004年11月,国家文化部授予大芬油画村“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称号,2005年6月,被中国书画经营家协会命名为“全国书画产业先进单位”。
作为艺术与市场相结合的产物,大芬油画村既是一个交易市场,又是一个艺术创作基地。通过大芬油画村这个市场,作为特殊商品的美术作品在这里找到了进行市场交换和流通的途径,美术创作者可以直接面对市场,直接参与市场的交换,根据市场的需要进行创作。艺术家与市场的这种直接联系,突破了传统观念下艺术创作者只有通过美术馆、拍卖会、展览会等方式间接与市场发生关系的被动作法,而是让艺术家直接生活在市场之中,直接感受市场的变化,了解市场的供需关系,从而确定自己的创作题材。
由于大芬油画村是以行画起家,目前从事行画的画商和画工占大芬油画村从业人员的70%,年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85%,因而行画是大芬油画村的生命线。行画创造了大芬油画村的行业市场,为原创画家的作品提供了与市场对接的便利条件;反过来,原创画家的聚集,带有较高艺术含量的展览活动和艺术交流活动的举办,也有力地促进了行画质量的提高,丰富了大芬油画村作为美术产业市场的内容。
在大芬油画村,无论哪一个层次的画家,都可以为自己的作品找到市场,可以直接地将自己的艺术才华转换为物质财富。将艺术作品转换为物质财富,这虽不是艺术创作的初衷和目的,也不是衡量艺术作品价值的唯一途径,但它却是艺术作品产业化的必由之路。文化产业如何发展,文化怎样才能产业化,文化通过什么渠道走向市场,这是当地政府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当地政府在大芬油画村的发展方面,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从改造环境入手,为大芬油画村的长远发展进行科学规划。
邀请了东南大学规划设计院的专家为大芬油画的发展制订总体规划,同时由区镇村三级共同投资1000多万元,对村内环境进行了两次改造,拆除了村内占道的违法建筑,疏通了村内道路,建起了集门店与工作室为一体的油画交易市场。油画市场建起的当年,大芬村的油画门店由20几家猛增到100多家。为了迎接首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的举行,2004年下半年,区、镇、村三级又筹措资金近2000万元,对大芬油画村的环境进行了第三次改造,建起了艺术气氛浓郁的油画艺术广场;在村口和村内的中心地带树起了三座主题雕塑,沿街两旁的画店换上了别具风格的门面,使街景与画境交相成趣,整体环境具有了欧洲小镇式的浓郁风情。
二、成立组织机构,为画家们建起了相互交流的桥梁。
2000年9月,布吉镇成立了深圳市第一家镇级文联,为大芬村的外来画家建起了交流和活动的阵地,使外来画家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归属感。文联成立以后,先后组织部分原创画家到黄山、杭州、福建及西藏等地进行采风,为艺术家们创作高水平的作品创造条件。为了加强对大芬油画村的行业规范,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2004年11月,大芬油画村的画家画商们自发组织,成立了大芬油画村第一个行业组织——大芬美术产业协会。协会成立后,加强了行业自律和市场管理,加强了对油画知识产权的宣传和保护,并先后组织画家参加了广州艺术博览会、深圳蛇口招商局组织的油画展销等活动。
三、走出国门考察,开拓国际市场
针对几家较大的画商在欧洲和非洲都一定数量的客户这一特点,2002年11月,布吉镇政府组织油画村的几位主要画商赴欧洲和非洲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实地考察,让画商们到不同的国度去感受市场,通过考察和感受,使画商们的经营活动更贴近国际市场的需求,从而为大芬油画打开了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四、举办原创作品展览,引导原创油画向高档次发展。
从2003年开始,布吉镇政府着手将大芬油画村的原创美术作品引入正规的美术馆进行展出,从深圳到香港,从北京到广州,先后举办或参加了多次专业美术展览活动。其中,2004年5月在香港中环大会堂举办的作品展和2004年9月参加在中华世纪坛举办的北京第十一届国际艺术博览会,在国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对带动原创画家的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大芬油画村将在文化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绩效管理等方面,为全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探索一些可持续发展的经验。根据对国际国内市场供需情况的调研,深圳市及龙岗区政府提出了建设“大芬油画城”的发展规划,即以现有的大芬油画村为原点,以旧城改造为切入点,以发展油画产业为支点,在3到5年的时间内,在大芬油画村及其周边2到3平方公里范围内建设包括美术馆、油画博物馆、演艺中心、培训中心及酒店等大型配套设施,规划建设古典、印象、现代及俄罗斯等不同风格和流派的画家街,同时参照浙江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的经营模式,建设专业的销售市场,并在国内外建立连锁经营机构。同时,大芬油画村还将构建规划体系、市场体系、经济人体系和政府导向体系,在此基础上将大芬油画村建设成为油画生产基地、油画交易平台、油画展览中心、油画培训基地和油画旅游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