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是中国油画教学的最早基地之一,从20世纪早期赴西欧和日本深造、谙熟欧洲油画传统的前辈师长,到有解放后派往前苏联留学的业务骨干,还有几十年来油画系历届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中的留校任教的优秀分子,形成了几代极具实力的教师队伍和创作队伍。培养出众多德才兼备的本科生、研究生、研修生,遍及全国,许多人都已成为知名画家、教授,成为各地油画及美术事业的骨干力量。油画系师生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许多在社会上产生过重大影响,成为中国油画发展各个时期的代表作。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不论帅资力量、教学质量还是学生素质始终在全国同行中名列前茅。
目前油画系设有四个画室和研究生部以及技法材料工作室,进行画室制教学。油画系现有教师18名,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6人,讲师5人。现任系主任为戴士和教授、副主任为马路教授、朝戈副教授。
第一画室成为于1959年,先后由吴作人先生、艾中信先生主持,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创作成就。80年代以来,一画室主持人靳尚谊先生,以更加冷静明确的教学思想主持工作,主张认真研究西方文艺复兴到后期印象主义之间的欧洲绘画传统,并认真学习中国的优秀绘画传统,在坚定的写实绘画的传统上走出新的艺术道路。在创作上主张积极深入生活,真诚、质朴、深刻地体现生活的审美价值。现任画室主任为孙为民教授。
第二画室成立于1959年,由罗工柳先生主持。80年代以来,由赵友萍先生、李天祥先生、杜键先生先后主持。在教学中注重把欧洲写实绘画的遗产与中国艺术传统相结合,特别是在色彩方面注重研究条件色写生方法以及这种方法在现、当代的新发展,强调严格的基础训练与学生的主动探索相结合。在创作上主张深入生活,在生动的生活感觉的基础上推敲锤炼,实现丰厚的艺术再现力。现任画室主任为戴士和教授。
第三画室成立于1959年,由董希文先生主持。80年代以来,由詹建俊先生主持。教学上主张开放式的灵活教学与严格的课业要求
相结合,强调以艺术创作精神带动课堂习作,以主观艺术表现带动客观规律的运用。要求学生要在面向古今中外的发展历史,进行广收博采。同时强调培养学生建立个人的艺术视角。在教学中主张和实施“因材施教,顺水推舟”的教学原则,对学生的艺术个性进行培养。并强调对学生心灵中真、善、美精神的培养是艺术个性的基础。现任画室主任为谢东明副教授。
1985年,经当时油画系主任闻立鹏先生倡议创建第四画室,林岗先生为主作,葛鹏仁先生为副主任。1997年开始,袁运生先生接任画室主任。教学宗旨为以中国的现代化为理想,以现代艺术教育思想为核心,以新的传授机制为保障,以中国绘画传统为根基。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培养中国新文化艺术的建设人才,发展现代的、中国的、有创造性的油画艺术。在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油画的技术与技巧,同时进行创新思维的教育,培养富有创造性与探索新知识能力的人才。
技法材料工作室成立于1994年。材料技法课程的进行方式是研究性的实践课,通过教学训练使学生在掌握一、两种表现方式的同时增长对油画传统文化,基础知识和对油画材料“质”的表现力的理解、判断、选择和运用等能力。
中国画系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学历史悠久,以艺术大师李可染、蒋兆和、叶浅予、李苦禅教授为代表的名师形成了有广泛影响的传统
,师资力量雄厚。中国画系的第一任系主任是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人物画大师叶浅予教授。历任国画系主任的有丁井文、李琦、黄润华、姚有多、张立辰,现任系主任韩国榛,副主任田黎明、王书杰。在不断的教学改革中,中国画系逐步形成了比较科学和符合中国画艺术规律的现代教学体系与专业特色,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其中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的就有周思聪、刘勃舒、刘大为、扬力舟。同时长年接收外国留学生,在传播中国文化,扩大中国民族绘画的影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系现有教师3l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3人、讲师6人,形成较完整的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学和创作队伍。
中国画系坚持“吞吐古今、涉猎中外、立足传统、鼓励独创”的教学方针,实行“传统、生活、创作三结合”的教学原则及“临摹、写生、创作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2000年开始实行教授(导师)工作室的教学结构。现有教授(导师)工作室为:以探索中国画多样表现性为特征的李少文工作室;以水墨人物画为专业的韩国榛工作室;以工笔重彩人物画为专业的胡勃工作室;以山水画为专业的贾又福工作室;以花鸟画为专业的赵宁安工作室;以书法篆刻为专业的王镛工作室;以材料技法研究为特色的胡伟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