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艺术、评论
国画为何卖不过油画
来源:市场报 2007-12-12 12:02:50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步入21世纪后,中国油画逐渐被各路藏家关注,尤其是近两年,大量的外围资金纷纷踊入,直接导致中国油画成交量放大,成交率提高。传统的中国书画似乎已很难与油画分庭抗礼,除了古代名家书画由于存量稀缺,价格偶有过千万元外,总体看:无论是成交总额,还是过千万元的作品,当代书画更是难以企及当代油画。
   
    油画作为舶来品,在上世纪90年代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许多拍卖行由于开设油画专场而赔钱,最终不得不取消油画的拍卖,能支撑的恐怕也只有中国嘉德、上海国拍等少数几家拍卖行。
   
    油画拍卖屡创新高
   
    步入21世纪后,中国油画逐渐被各路藏家关注,尤其是近两年,大量的外围资金纷纷踊入,直接导致中国油画成交量放大,成交率提高。如2005年中国嘉德油画专场总成交达1.3亿元,成交率92%;北京保利油画总成交1.08亿元,成交率91%。这些佳绩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特别是这两家油画拍卖总成交双双跃过亿元大关,标志着投资收藏中国油画新时代的开始。随后,老中青油画家的作品价格在海内外市场上出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像徐悲鸿的作品可谓出尽风头,2005年《珍妮小姐画像》在北京保利以2200万元成交,轰动国内外;2006年《愚公移山》油画在翰海拍卖会上获价3300万元;同年,该纪录又被佳士得拍卖的《奴隶与狮》油画打破,成交价为5388万港元;时隔不到一年,徐悲鸿1939年创作的《放下你的鞭子》(如图)油画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买家以7200万港元收入囊中,此价不仅是徐悲鸿作品的市场最高价,而且创下当时中国油画的天价,它将为其他油画家作品的价格上升打开了空间。紧跟其后的有赵无极、朱德群、林风眠、吴冠中、潘玉良等。他们的作品往往是海内外市场上的抢手货。在中青年油画家中,蔡国强、陈逸飞、陈丹青、罗中立、靳尚谊、艾轩、杨飞云、王沂东、何多苓、陈衍宁等都有相当不俗的表现,价格动辄数百万乃至上千万,如蔡国强的《景观焰火表演十四幅草图》近日在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获价7350.5万元,一举超过了徐悲鸿的《放下你的鞭子》7200万港元的最高纪录。此外,近年来当代艺术拍卖创千万元的也不少,这些佳绩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难怪有人对当代艺术拍出高价连呼看不懂。今天,传统的中国书画似乎已很难与油画分庭抗礼,除了古代名家书画由于存量稀缺,价格偶有过千万元外,总体看:无论是成交总额,还是过千万元的作品,当代书画更是难以企及当代油画。
   
    国画卖不过油画的原因
   
    那么,为何当代国画卖不过当代油画,究其原因有四:
   
    民间收藏的时尚。步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艺术鉴赏水平也得到提高,特别是城市化建设日新月异,很多人住进了新居。由于油画是品位很高的艺术门类,因此用油画装饰居室、美化环境成为了一种时尚,并直接导致了油画需求大幅增加。同时,国内藏家、炒家也开始涉足油画投资和收藏,不少藏家认为油画是一种国际性的收藏品,已故的世界级名家作品价格高达百万乃至千万美元,至于在世有成就的油画家作品价格大都动辄在数十万乃至上百万美元。之所以有这样的高价,主要是外国大多数博物馆、美术馆、皇宫、大企业集团都是以拥有一批油画作为自豪。拥有名家的油画意味着品位、意味着身价。所以,在藏家、炒家的推波助澜下,油画的收藏与投资成为了一种时尚。
   
    拍卖市场的运作。近几年,各地拍卖行看到中国油画的市场需求急剧扩大,纷纷开设中国油画的拍卖专场,像北京保利在2007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共有15个专场,其中油画有4个专场,分别是两个日场和两个夜场,其中第一个日场成交率88%,成交额4518万元;第二个日场成交率61%,成交额2576万元;第一个夜场成交率91%,成交额16122万元;第二个夜场成交率91%,成交额16396万元。油画总成交额近4亿元,而保利15个专场总成交也就8.6亿元,油画占了近一半,这在保利历史上也是十分罕见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当前各路买家、资金都在瞄准中国油画。
   
    油画创作的难度。油画的含金量相当高,它突出地反映在两个方面,首先是画家为创作一幅油画做投入的精力和时间相当多,一幅油画往往需要反复琢磨,多次堆叠和多次染色,以便使画面具备画家梦寐以求的艺术效果;其次是油画的创新,也就是一个成功的油画家的作品必须要有民族性、时代性、思想性和自己的个性。从某种角度而言,油画创作要比国画创作来得复杂,特别是一些水墨画家完成一幅作品常常只有几分钟,给人有草草绘就感觉,记得过去中国书画代表团出国访问,画家在异国他乡现场表演,结果外国人看后觉得中国画创作含金量不高,有的藏家甚至认为自己花高价吃进的中国画有种被欺骗的感觉。可是,油画就不大一样。当然,艺术成就的高低不能用创作的时间来衡量,但是,作为市场上的投资品种,买家在选择时往往会考虑这方面的因素。
   
    油画赝品比国画少。在中国画买卖中,赝品一直是困扰着市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哪位名家作品销路好,他的赝品肯定多,有的拍卖会甚至赝品多于真迹,让人防不胜防。而有关真赝的官司也是接二连三,令人头痛不已。相反,油画的赝品却少得多,这对藏家而言买卖油画要比国画来得放心。这一点恐怕也是目前油画买卖强于国画的重要原因。
   
    笔者以为,对国画卖不过油画这一现象只是暂时的,毕竟油画是舶来品,而传统中国书画有着悠久历史和广泛的收藏投资基础,不过,这种现象究竟能维持多久还需拭目以待。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