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热点资讯
纸上中国-来自欧洲和中国十六世纪晚期到十九期早期作品展
来源:www.getty.edu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翻译专稿 2007-12-27 17:58:19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时间: 2007年11月6日—2008年2月10日
地点:美国盖蒂艺术中心

    在这次展览上展示了来自美国盖蒂学术期刊所的学术期刊图书馆的特别收藏品的纸上作品,这些藏品记录了早期中国和欧洲进行文化交易的神奇故事。

  在此期间,随着新的抵达东南亚的海上航线发现, 来自东南亚的商人,特别是来自东印度公司的商人把中国的瓷器,丝绸,香料,珍珠和漆器带到欧洲市场去销售,中国的贸易得到了蓬勃发展。在他们之后,天主教的传道士来到中国求皈依。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描写中国的地理人文和风俗的书籍,版画和绘画被传到了欧洲。反过来,西方的书籍,版画和地图,作为给帝国主义者的礼物和给耶稣会传教士的丛书,也传到了中国。这些中国的和欧洲的印刷作品是促进文化传播和加大跨文化交流的影响的主要渠道。

圣弗朗西斯泽维尔,伊格德罗耀拉,汤若望,还有利玛窦被镌刻在基歇尔的著作《利玛窦中国札记》的封面上(1667/1668)


  许多早期有关中国的故事是由耶稣会会士写的,然后被广泛的传播于欧洲。在这些关于中国的故事中,我们也能看出中欧之间文化交流的痕迹。这些关于中国的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都很具有代表性,比如说,其中一本书的扉页上,耶稣教会会士,利玛窦和汤若望,张开双手,做出开门欢迎所有的中国国民的行为。还有,修道院的创始人圣弗朗西斯泽维尔和和伊格德罗耀拉跪在耶稣教会的徽标—“耶稣,人类的救世主”的两侧。

       1641年,佛兰德科学家南怀仁加入了耶稣牧师。1659年,他赴澳门学习中文,孔子的经典思想,并在那许下了他最后的宗教誓言。他是出了名的学识渊博,他制作了中文的世界地图,修订了中国的历法,用拉丁文和中文写下了许多的天文著作。 尽管他的身份是个外国人,但是南怀仁和康熙皇帝关系密切,并且他还曾被康熙皇帝封为了中国的高级官吏,他去世时,康熙帝给他举行了一场非常真是的葬礼。

继汤若望之后,东半球的地图(源于《坤舆万国全图》重的中个地球地图)(1860)


  对于君王来说,制作地图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充分地表现在他控制下的所有疆域。南怀仁所制作的世界地图是在参考当代的荷兰地图和中文的原始资料制作而成的,但是它缺能用一种比较适当的形式表达了世界对中国民众的欢迎。与西方制作地图的传统相反的是,西方制作的地图把焦点集中在欧洲,而《坤舆万国全图》根据当地的公约把中国作为了象征性的中心,而周围的国家可被视为中国的朝贡国。

      耶稣会传教士或许已经来过中国,试图来改变中国人的信仰,同时介绍欧洲的思想到中国,但是最后,他们都投身于中国的文化事业当中了。在利玛窦之后,宗教和科学的结合是耶稣传教士使命的标志。用科学的方法来协助矫正中国历法和精确测绘帝国的疆域,从而,耶稣传教士也从此获准进入中国的宫廷,这其中就包括汤若望(原名约翰·亚当·沙尔·冯·贝尔)在顺治年间被任命为司天监;还有南怀仁,是继汤若望之后,康熙年间的司天监。

天文观望台的全貌《观象台图》汤若望(1674)


  汤若望曾经用中文为康熙帝和所有的朝廷官员写了的两篇关于实施帝国的天文观察的天文思想的文章,他的《拉丁文正文汇编》向耶稣会的新聘人员中的欧洲民众以及传教会的赞助商致敬。今天,我们还是可以在北京市中心看见那个天文台。

      在那个时候,也就是当康熙旺地和历代的清朝统治者都发布的新的皇家版的娄守的《耕织诗》(关于农业和纺织业的诗歌)的时候,他们还在继续着中国的传统的以发展农业为本的治国模式。这就使得关于中国两大农业产业—大米和丝绸的木板雕刻书籍和版画得到普遍流行。每个性别都有自己的特定角色,对于男人来说,他们主要负责于水稻的种植,而对于女人来说,她们主要负责在桑椹树上进行蚕的养殖,采伐和绢丝的纺织。

耕种(耕),朱贵,梅雨峰,继焦秉贞之后(1696)


  这本《渔之耕织图》的复制本(这是在1696年由皇室委托,参照农业和纺织业的插图制作而成的)在十八世纪传到欧洲,而且这一幕皇帝春耕图被转载在欧洲版画,以及其他媒介上,如瓷器上。

      在十八世纪,也就是在中国的园林和建筑的活报剧在欧洲流行的时候,乾隆帝对西方的艺术和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他还把欧洲的楼阁运用到圆明园的建设之中。这些设计主要是由耶稣教士中的建筑师和工程师完成的,并于1747年和1783年建于北京,而这其中的最为复杂的就是试图取悦于皇帝,为他建造一个放置自己来自于欧洲的藏品。一套包括20个镌刻的西洋楼,或者说是欧洲的阁楼是唯一的当代用来记载建筑和景观的表象的源头。

海晏堂东面,伊兰泰,(1783—1786)


  雕刻是清代所有印刷品中规模最大的,而且世界上的第一个铜板版画就是中国当地的艺术家制造的。这幅作品就是为了纪念伊兰泰, 一位清朝满族的画师,而且他还从耶稣教院的艺术家那接受了有关线性角度的培训。

      乾隆皇帝曾对来自德国艺术家乔治菲利普的以欧洲全景的战争场面的雕刻作品为题材的复制画很感兴趣,所以她后来委托于一个类似的系列,即以那些标志他在西部地区取得胜利的战争,征服和仪式为题材的壁画系列。比如,《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记录了征服回回族和穆斯林族的胜利场景)是十六部版画中第一个最能歌颂清朝显著胜利的系列作品。

二垒札鲁吐之战,乔治菲利普,继郎世宁之后(1770)


  清朝宫廷四位主要的画师都是欧洲传教士艺术家—郎世宁,艾启蒙,王致诚和卓凡尼达马塞诺,被派去文华殿画减少版本的以战争为题材的版画,当然他们中的一些人也设计欧洲式的楼阁。皇帝希望这些由欧洲顶级的版画师打造的版画和设计能被送去巴黎,并在法国外交部监督下,花高价钱制造出来。

译者:胡霞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