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西恩·弗洛伊德(Lucian Freud)是著名心理学家西蒙·弗洛伊德的孙子,出生于1922年12月。诚如所有有教养的维也纳人家庭,他的长辈在他幼时的环境里便创造一种维也纳意识--一种怀疑与探索精神。在曰耳曼语系中,奥地利人对孤独的敏感几近与生俱来,文艺作品中遁世隐居的主题每每映现出肉体中不安定分子的漂泊之影。作为著名的心理学家,他的祖父让年幼的孙子读四行诗《绞刑架下的歌》,在他的起居室里挂上布鲁盖尔的画……,这一切致使他形成一种特殊的知觉力。到了1933年,卢·弗洛伊德跟随父亲移居英国,这位奥地利人成了后来著名的英国画家。 卢·弗洛伊德20岁以前的作品几乎全部直接依靠观察所得的材料。那时候的英国、实际上是慕尼黑的英国--已被战争的预兆吓得毫无生气,人们心理所郁积的莫名恐惧远多于言行的表露。或许是幼年时期的性格导致,也可能是他对现实的敏感,他青春的灵魂被二条看不见的线导引着迂回在感觉和梦幻的旅途。六十年代的卢西恩·弗洛伊德的确远离了喧嚣的国际艺术潮流,开始向自己领域的纵深方向掘进,与真人等大或整个上去痹绘人更大幅的作品里,被画者常有一种不屈的姿态,或头部颂斜向后,或双臂抬举,作品主题迷失在前所未有的生动效果之中。好似一股强烈力量驱使画笔,呈环状的、Z字形的、拱形的笔触在粗帆布上敲击出粗暴的肌理一-这种激斑翻腾的曲线是50年代末期画法的升华,足以让人产生震颤的惊异。
|
艺术赏析
跨越时空的艺术魅力 弗洛伊德油画欣赏组图
| 相关文章>>更多
中国油画大师代表团赴美 杨飞云等名家齐聚纽约 中国油画已进入修复时代(图) 油画作品市场新锐势力:朝鲜油画精品赏析(图) “马刺花”洪浩昌油画新品展 中国油画:彰显本土气概 缅怀历史:藏市流行红色风 书籍油画爆天价(图) 泡沫渐退的市场 第二代油画家作品有漏可捡 文化60年:与中华民族同步前行的中国油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