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胖的大头娃娃,笑容可掬的财神,威武凶恶的郁垒……一张张艳丽、热烈的中国木版年画精品,和民间艺人们精湛的现场手工印制,成为第十八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300多幅来自山东潍坊、陕西凤翔和河南朱仙镇的木版年画精品,让人们充分领略到这一来自民间的“大百科全书”的传统艺术魅力。
北宋时期兴起于开封朱仙镇的木版年画,开拓了中国印刷业的新领域,在中国绘画史上也首开木版年画的先河。千年来,木版年画在我国各地发展,形成了天津杨柳青、河北武强、苏州桃花坞、山东杨家埠、四川绵竹等近20个主要年画产地。但由于现代社会的冲击,木版年画陷入了急速瓦解与消失的困境。为了加强保护,我国政府已将其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自山东省潍坊市杨家埠木版年画社的陈克红,现场表演了传统线版木版年画的印制工序,吸引了许多人驻足观看。此次她带来了年画社精心印制的30多种、60多幅木版年画,展示了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杨家埠年画的独特风格。
陕西凤翔木版年画传人邰江平说,此次带来了180多幅、1000多张自己亲手印制的木版年画。希望通过展示和销售,呼吁大家关注中国木版年画的生存状况,加强对木版年画的保护和抢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