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西南赤色邮政邮票
中国解放区邮票中荟萃了许多珍邮,也是其中之一。
1930年5、6月间赣西南赤色邮政总局发行了第一套赤色邮政邮票。据有关资料记载,赣西南赤色邮政发行的第一套邮票为方型,盖以红朱,略似图记,四周及中央绘有星形,上有赤色邮政及1分等字样,薄纸,但未见到实物。
1930年10月赣西南赤色邮政总局发行了第二套邮票。全套3枚:面值1分(蓝色)、3分(黄绿色)、8分(蓝色)。邮票主图为葫芦型花框内直列“赣西南赤色邮政”字样,上端左右两角圆内为中文面值,下端左右两角圆内1分票各印“1”字,3分票各印“3”字,8分票则分别印有“邮票”2字。邮票图幅约为24毫米×19.5毫米。白纸。石版印刷。无齿孔。这3种邮票当时仅在赣西南苏区三十多个县内流通使用。目前所见到的这套邮票,均为实寄封上贴用的,未见新票,迄今仅发现14个实寄封共21枚邮票,其中面值1分票2枚,面值3分票6枚,面值8分票13枚。
1998年我国出版了《中国解放区邮票目录》(修订版)标价:全套3枚52万元(人民币)。
湘赣边省赤色邮政邮票
1931年9月中华赤色邮政湘赣边省总局局发行一套湘赣边省赤色邮政邮票。全套3枚,1分(灰蓝)、2分(蓝绿)、8分(蓝)。邮票呈横长方形,图案正中为五角星,内有镰刀和铁锤,五角星左右2 个圆圈横内分列中文面值,五角星上端为“湘赣边省”,下端为“赤色邮票”。图幅为23毫米×19.5毫米石印。无齿孔。白纸和报纸印制。币制为湘赣苏维埃银币券。这套邮票中的8分票有报纸和厚白纸2种,总共存世不超过10枚,最为珍贵。
1998年我国出版的《中国解放区邮票目录》(修订版)标价:全套3枚24.5万元(人民币)。
江西赤色邮政邮票
该票目前仅发现一枚面值1分旧票。这枚邮票呈横长方型,淡红色,图案为葫芦型花框,框内直列“江西赤色邮政”字样,上端两角圆圈内为中文面值“壹分”,下端两角圆圈内各为“1”字。 该票是1931年5月江西赤色邮务总局发行的。当时发行的有半分、1分、3分、8分等4种面值邮票和1分、2分、5分3种欠资邮票。由于革命战争时期环境极其艰苦,保存下来的罕少。
1998年出版的《中国解放区邮票目录》(修订版)标价为30万元(人民币)。
半白日图邮票
1937年1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北第一个抗日根据地一晋察冀边区设立临时邮政,12月发行一套半白日图邮票。全套2枚,面值1分(蓝色)、5分(浅蓝色)。2枚邮票图案相同,主图为一个倒三角形。倒三角上方横框内印有“临时邮政”4字。邮政顶部横框内印有“晋冀察边区”5字。倒三角形的中间为半个青天白日徽,下边为面值。图幅为28毫米×28毫米。石版。白纸。无齿孔。另有黑色5分票一种,据传是样票。这是套晋察冀边区发行首套普通邮票,也是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发行的第一套邮票。此票于1938年10月停用,使用不到一年,发行量小,流传下就更少,是“区票”珍邮之一。
1998年出版的《中国解放区邮票目录》(修订版)标价:1分票(蓝)15万元(人民币),5分票(浅蓝)12万元(人民币),全套27万元(人民币)。
独特的“稿”字邮票
“稿”字邮票,是专门供给淮南区《新路东》报社记者、通讯员寄发稿件使用的邮票,是1943年淮南交通总站发行的,属于“邮资总付”性质的邮票。图案是内有面值数字“20”(分)的五角星,四周有放射的光芒,红色。五角星的上面是拼音文字“XUAI NAN”(淮南)。五角星的中间加盖黑色二号宋体“稿”字。石版。报纸。无齿孔。图幅为18毫米×18毫米。《新路东》报社印制。因当时处于战争年代,环境艰苦,缺少纸张,利用使用过的电报纸的背面印制的。此票存世不足20枚,无论新票还是旧票,都是“区票”中的罕品,尤其是“稿”字四方连邮票存世只有一件,是中国解放区邮票中最著名的珍罕品,被集邮家们誉为中国解放区邮票中的“红印花”邮票,现已列入世界珍邮之林。1988年日本的《中国解放区邮票图鉴》标价:每枚170万日元,四方连为1500万日元。1989年出版的《吉本斯邮票目录》标价:每枚8000英镑。1998年出版的《中国解放区邮票目录》(修订版)标价:单枚票20万日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