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奥运村开村以来,纪念章交换的热潮逐日升温
开村伊始,各代表团团长通常在入住后赠送徽章给工作人员,后来是运动员间、工作人员间、运动员和工作人员间互换徽章,再后来就演变为国际区特殊的纪念章交换摊位。
摊主通常是喜欢收藏,并有若干年徽章收集经验的人,这些人有的是各国国际奥委会官员,有的是注册媒体记者,有的是普通老百姓(不能进村,只能在村口设摊位)。
但无论摊主是谁,游戏规则一律是:只换不卖!
最热闹的地方莫过于国际的纪念章交换中心了。在琳琅满目的徽章中,细心的摊主把徽章归类整理在不同的载体上——帽子、自制徽章册子、毛巾、白布等等。在这里很容易就能找到亚特兰大、雅典奥运会期间发行的各国代表团徽章、赞助商徽章、媒体徽章。
渐渐地,纪念章交换中心就不能满足村民的需求了。为了抢先换得新鲜的纪念章,摊主打起了摊位抢占仗。可能是考虑到国际区的纪念章交换中心人流量不够大,很多摊主开始在国际区通往居住区,即村长院的边上摆起了摊位。今日的奥运村更像是一个货币出现之前的集市,走到路上,通常会被拦下:“我能和你交换那枚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