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艺术、评论
“中国现代油画研究展”:写实油画与现代油画之辨
来源:美术报 陈履生 2008-10-15 10:07:37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客观来说,正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拓展与融合·中国现代油画研究展是一个非常好而又具有学术性的展览,它为人们开启了一个认识当代中国油画的新的界面,也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国当代油画的新面貌和新气象。这个由中国油画学会主办的展览,是继前年主办的精神与品格·中国写实油画研究展之后,中国油画学会花了近两年的时间筹备,经过3轮评选,从油画界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4000余件送评作品中选出了160件参展作品。主办者强调这两个展览在学术专题上带有一定的连续性,即两个展览在不同的侧重点上相互配合,以此构成对中国油画在学术研究上的整体推进。

    既然如此,那么,看这两个分别以“写实油画”和“现代油画”来区别的连续性的展览,实际上表现出了两个在学术上完全不对称的概念,而且难以看出它们的连续性。显然,“现代油画”之中的“现代”不是一个时间的概念。如果说这个“现代”是指“现代性”的话,而与其相连续的“写实油画”应该是不具有现代性的特质。由此来看能够体现“现代性”的超写实主义、超级写实主义、新现实主义、照相写实主义等等,应该说都具有写实绘画的基本的技术层面。如果不认同这样的推论,说“写实油画”也具有“现代性”,那“写实油画”则应该包括在“现代油画”之内,如果这样的话,他们之间所谓的“连续性”的关系就显得很模糊。事实上,在“现代油画”这个系列中,也有很写实的作品。像这样的弯弯绕的推论还可以进行下去,这只能说明“写实油画”和“现代油画”之间,既不连续,也不对称。

    再来看这两个展览的主题词,也容易让人们产生这样的误解——“写实油画”注重“精神与品格”或以表现“精神与品格”见长,而“现代油画”是“拓展与融合”的产物。而“精神与品格”是形而上的在技术层面外的一种论评;“拓展与融合”则是形而下的、更多的是基于技术层面的判断。相信这只是误解。如果是误解,又暴露出展览主题词方面的学术问题。如果不是误解,“现代油画”中就会有人说,“现代油画”就不能追求和表现精神与品格;“写实油画”中也会有人说,“写实油画”的“拓展与融合”是当代中国写实油画发展的特征之一。当然,对于当下流行的展览主题词也不必苛求,因为许多主题词大而空,与展览的关联不大,就是一个帽子而已,现在已经司空见惯。不过,对于一个强调学术的展览来说,学术的严谨则显得非常重要。因此,这两个展览如果没有主题词可能会更好;如果不强调两个展览之间的连续性,问题可能会少很多。

    展览的侧重点不同,使其体现出学术的不同指向,本来是一件好事,可是,在理论的梳理方面,不能自圆其说,或者存在理论上的漏洞,则暴露出学术的问题。如此这般来说这个展览,不是否定,而是希望它更好。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