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艺术、评论
“吴冠中假画案”开庭 挑战拍卖行业“潜规则”(图)
来源:成都商报 李伟铭 2008-10-22 09:57:23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资料图片)

 

    花230万元拍下署名吴冠中的油画《池塘》后,却被画家本人证实系伪作,买家一怒之下将卖家与拍卖公司一并告上法庭,此案近日已在北京开庭审理。业内人士看来,艺术品不保真一向是行业“潜规则”,此案无论胜负都将挑战这一潜规则。

    2005年12月,在北京翰海拍卖公司的一场拍卖会上,藏家苏敏罗以253万元(含佣金)买下一幅署名为吴冠中的油画《池塘》。然而今年7月,吴冠中本人看到此画后,写下“这画非我所作,系伪作”的结论。苏敏罗随后将拍卖方、卖画人一同告上法院,要求撤销买卖合同,退还全部拍卖款及佣金。

    但在法庭上,面对这幅已被画家本人证实的假画,收藏者、拍卖机构、卖画人三方各执己见。卖画人萧富元的代理人说,书画鉴定的主观性很强,画家本人鉴定存在弊端,不符合司法规定,画家不能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而且,买受人只应该起诉拍卖方,不能起诉委托人,只有拍卖方受到损失后,才能由拍卖方起诉委托人。

    翰海拍卖也称,拍卖不保真是行业“惯例”,拍卖行只是一个中介平台,不可能对每件拍品的真伪做出鉴定,因此对拍品所做的介绍、描述及评价都属参考意见。

    “我这幅画也是从别人手里买来的,我也是受害者。”此前,卖画人萧富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他花了120万元,从苏州一家画廊老板张帆那里买下了《池塘》。在核查这幅画的真假时,张帆还拿来了安徽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著录,著录上显示这幅画为吴冠中所作。但是,自己没有核查著录的真假。

    而苏州画廊老板张帆则称,《池塘》是一名新加坡商人卖给萧富元的,他只是中间介绍人。现在这个“新加坡人”已经杳无音信,“我们找到现在也没有找到,估计这个人是用假身份来行骗的。”

    这些年来,“谁是书画鉴定主体”、“艺术品的真假谁说了算”,这样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由于当前艺术品鉴定既没有标准,也没有法定的权威鉴定机构,这导致了整个艺术品市场的混乱。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