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克,1916年生于广西,原名涂世骧,笔名绿笛。
毕业于杭州国立艺专油画系。中国著名油画家、美术教育家、美学家、作曲家、亚热带色彩画派创始人,对油画、油墨画、水彩画、水墨画、版画、竹笔画等都有较深的研究和造诣。
出版画册《江淮之波》、《涂克画册》、《涂克画辑》和《桂林山水》等。其作品曾在北京、上海、南京、江苏、广西以及莫斯科、东京、纽约等地展出。中国军事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南京军事博物馆、广西博物馆、江苏博物馆、美国的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日本东京的艺术机构及私人收藏家收藏其作品200馀幅。涂克的作品以其全新的现代意识、简洁的装饰构图、微妙、高雅的抒情色调令人耳目一新。他把线条、意象、笔墨、夸张的节奏有机的融为一体,再把水彩画、中国画、装饰画的表现手法巧妙的熔于一炉,构筑起娴熟完美的画风,达到了形式韵律审美趣味的高度和谐独具魅力。把亚热带南国的阳光、空气、水份描画得千绿万绿,故有“涂克的绿色世界”之称。
1937年——下半年毕业,画100余幅抗日宣传画、漫画,在安徽休宁县城和村镇展览。
1938年5月——携画作到皖南云岭参加新四军,参军后画十幅1丈多大布面宣传画《军民合作打日本》、《夺取敌人武器武装自己》、《人民支援前线》。
1940年——到江苏苏北画大量速写,创作木刻《队伍行黄昏中》、《苏北的春耕》、《收割》、《参军》、《生产抗战》办不定期画刊《老百姓》。
1946年——从苏北到华中再到山东,画大幅油画一批。
1947年——画大幅油画《蒋军第一快速纵队的毁灭》,下驻山东渤海滨惠民地区,参加土改。创作油画,《贫雇农小组》、《马归原主》、《分浮财》、《抢收》、《深耕细作》、《缝新衣》。
1948年-1950年——有12幅作品参加全国第一次美展,三幅选送莫斯科参加社会主义阵营第一次造型艺术展览会。此前历任《苏中画报》社社长,《江淮画报》社副社长,《山东画报》社美术主任。
1952年——在上海创作油画《警惕敌人破坏工场》发表在上海公安画报上。《土地回家》等油画参加土改展览会。
1956年——中国军事博物馆收藏中型油画《黎明时的短休息》,南京军事博物馆收藏大型油画《蒋家第一快速纵队的毁灭》,大油画《淮海战役》广西博物馆收藏。
1958年——回广西参加庆祝自治区成立大会,后画一批桂林山水油画。
1959年——上海画片出版社涂克《桂林山水》出版。
1963年——调会广西。此前历任上海文化局美术处处长,上海美术设计公司经理,上海美专教务长兼油画雕塑系主任,上海画院秘书长。
1981年——《涂克画集》天津出版社出版。
1982年——《涂克画集》北京美术出版社出版。5月与关山月代表中国艺术家访问朝鲜,画金刚山风景区、金日成故居风光油画。
1983年——纽约《华侨日报》专访介绍三十幅油画。
1984年——江苏人民美术出版社《江淮之波》选用1940-1944年油画六十一幅。
1985年——广西漓江出版社出版《涂克画集》精装本。
1986年——十月《涂克回顾画展》在南宁、柳州、上海、南京举办。
1987年五月七日——中国美术馆《涂克回顾画展》。多幅作品被收藏。捐献油画120多幅给中国军属博物馆、革命博物馆。
1989年——广西博物馆《涂克新作油画展》60幅。
1990年——《涂克油画展》日本、东京。历任广西自治区文联副主席、美协主席。
1994年报10月1日——《涂克油画展》美国、纽约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展出。近几年来,其油画被各大国内、外拍卖公司多次拍卖。
2005年——《涂克作品欣赏展》在杭州观复会馆举办。
2005年十二月——作品参加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涂克专题展并出版画册。
涂克的作品有十足的乡土气息,他的油画语言也非常本土化,全部来自于对生活的观察和理解,朴实无华,但又生动感人。如这幅《田间小景》,创作于1949年间,并未反映大题材,而表现中国农村最常见的劳动场面。解放之初,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一个刚刚蹒跚学步的孩子手握一簇野菜欣喜地呼唤亲人。整幅画面充满了生活气息,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中国农村生活变迁的一个珍贵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