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展览资讯
"南陈北崔"特展:白描设色皆新意
来源:东方早报 江村 2008-12-24 09:59:37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imageimage

崔子忠《藏云图》中的李白


    提起明代画坛,曾有“南陈北崔”之说,南为陈洪绶,北即崔子忠。清代姜绍书的《无声诗史》载:“老莲工人物,衣纹圆劲,设色奇古,与北平崔子忠齐名,号‘南陈北崔’。”早报记者昨天获悉,每年岁末年初的上海博物馆大展又将拉幕,此次大展的主题即锁定“南陈北崔”。由上海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联合举办的《南陈北崔——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馆藏陈洪绶、崔子忠书画特展》将于12月25日开幕,并持续到春节以后。 

    明清时期,由于文人画盛兴,加之董其昌力倡“南北宗”论,以寄乐怡情,笔墨精妙求绘画,故一时的山水画十分繁盛,人物画发展仿佛面临一种颓势,然而也就在这一非常时期,仍有画家在借古开今,艰难地实行中国人物画由中古向近代的转型,陈洪绶、崔子忠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此次大展将推出故宫博物院与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两位人物画家的代表作品80件,其中包括难得一见的《藏云图》、《扑蝶图》等。

    陈洪绶生于明万历年间,浙江诸暨人,字章侯,号老莲。明亡后,又号悔迟,老迟,曾剃发出家。陈洪绶最突出的成就还是其人物画,尤以绣像插图影响最大。明崇祯年入国子监,专替王室临摹历代帝王像,因得纵观内府藏画,遂艺事益进。他的人物画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借古喻今,寄托情怀。

    陈洪绶早期人物画线条多用游丝描,笔法细圆并参有方折,中期的作品用线趋于圆整,减少了方折变化,仕女造型多得法于周昉,线条细匀,形态丰满,唐韵犹存。

    陈老莲在山水画、花鸟画以及书法上都有非凡的建树,对“扬州八怪”、“海派”及近现代的画家有深刻的影响。

    崔子忠曾游于董其昌之门,李自成克北京后,绝食死。画史中称崔子忠“善画人物,规模顾、陆、阎、吴名迹,唐以下不复措手。白描设色能自出新意,与陈洪绶齐名”。

    他绘的《桐荫论道说法图》(亦藏于故宫博物院),其人物造型、表现方法与陈洪绶的《水浒叶子》亦很相近。他们两人在画风上相似,却不能相互代替,他们都以人物画为主要特长,社会声望也不分轩轾,但却各有特色。陈洪绶的作品才气横溢,寓美于形色,而崔子忠的作品却朴实无华,寓意于内蕴。


    崔子忠晚年“息影深山,杜门却扫”浏览史籍,每遇有忠考奇节人物、义使、巾帼英雄,便绘图像,立传赞。

    即将在上博展出的《藏云图》即是此类典范,此图以人物为主,衬以山水,画面中唐代大诗人李白盘腿端坐四轮椭圆底盘车上,缓缓行于山路中,并仰首凝视头顶上的云气,神态闲适潇洒。 

    陈洪绶(陈老莲)笔下的仕女造型多得法于周昉,线条细匀,形态丰满,唐韵犹存。

    陈洪绶对“扬州八怪”、“海派”及近现代的画家都有深刻的影响。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