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综合评论
当代艺术陶瓷或将成"热点" 盲目媚外系鼠目寸光
来源:广州日报 吴聿立 2009-02-23 09:41:06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收藏当代艺术陶瓷,首先要把艺术精品和普通产品区分开来:一件真正的艺术精品需要数天乃至数月才能完成,具有艺术价值、工艺价值、投资价值和稀有性。

    其次,无论是收藏还是投资,都应以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亲手设计、绘画、烧制的精品为首选,这些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精美的图案、造型及特殊的工艺。

    再次,那些限量烧制的大师的陶瓷和大师级陶瓷专家在其创作顶峰时期的经典作品,未来升值的空间尤为可观。     

    有着“集天下名窑之大成,汇各地良工之精华”传统的瓷都景德镇,千百年来一直引领中华陶瓷文化之风骚:所产瓷器不仅胎质莹缜诱人——“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而且装饰方法丰富多姿,富有“东方宝彩”之称,博得了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人士的喜爱。与中国画、珐琅彩、京剧等传统艺术一样,新时代的景德镇陶瓷艺术需要传承,更需发扬光大,这一历史重任就落在饶晓晴等有历史责任感的艺术家肩上。

    作为新一代陶瓷艺术家的代表人物,工艺美术大师饶晓晴多年咬定名族文化精髓不放松,博取传统青花、色釉、粉彩、珐琅彩等工艺的营养,潜心研究色釉肌理,广猎人物、山水、花鸟、动物等题材,因地制宜、妙趣天成地创作出一批深受世人青睐的艺术陶瓷作品。尤其是近年来,其创作更注意美学的“积淀”关系,展示传统文化内涵。昨日在广州二沙岛岭南会展览馆举行的“景德镇陶瓷大师精品展”中,记者有幸见到了饶晓晴的参展佳作,并和他就景德镇现代艺术陶瓷创作问题进行了一次较为沉重的对话。

 

    抛开传承谈创新是痴人说梦

    记者:景德镇瓷窑历史悠久,成果丰硕,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相对于其辉煌的历史,您认为景德镇今天的接薪者又有哪些锦上添花的突破呢?

    饶晓晴:景德镇曾创造了中国陶瓷史的辉煌,给华夏民族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和营养。这样,不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不吸取前人留下的营养,我们创作的陶瓷就很难有“China”(中国)特色,所以对您这个问题的最好回答是: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家应发挥自身的优势,在个人熟悉和擅长的领域里做深、做大、做广、做足承传这篇大文章。一言以蔽之:景德镇的承传使命重于创新!

    记者:您的意思是不是前人的艺术成就已是耸立的高峰,对现代艺术家而言,正确的态度就是固守,不攀爬,更不超越这座高峰?

    饶晓晴:不管是攀爬还是超越,我认为都不重要,重要的还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代景德镇陶瓷创作的立身之本,是景德镇陶瓷的“根”。不少陶瓷艺术家连继承传统文化都没做好,谈何突破和创新啊?不会爬就想跑,那不是痴人说梦吗?更为重要的是,鸦片战争以后,经济的落后导致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自卑,尤其是今天,在西方文化惊涛骇浪般的冲击下,不少陶瓷艺术工作者迷失了方向,盲目媚外。

    记者:哦!现代陶瓷工作者“盲目媚外”?愿闻其详。

    饶晓晴: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正遭受着西方文化的强劲侵蚀、渗透和冲撞,正面临着严峻的西化危机,这让越来越多的国人一味追求、迎合西方文化,不了解甚至摈弃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在这种环境的浸染下,中国陶瓷艺术创作的致命问题就出现了:受西方陶艺观念的影响,艺术家过分强调视觉冲击效果,而忽略传统文化的精髓——让西方文化风吹晕了!

    其实,欧洲的观念陶艺(现代陶艺)起源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在今天的欧洲已是非主流艺术,并沦落为一种艺术游戏。但是,它却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威力,并成为衡量现代陶瓷艺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可笑!这种盲目地跟从无疑会给传统陶瓷文化带来巨大的冲击。不要忘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陶瓷如果抛弃了传统文化,就等于失去了最本质的东西,那么制作出来的器物就没有中国味了。因此,有位国外陶瓷艺术家对我说,他觉着现在的中国陶瓷很好笑。

    是好笑!纵观古今中外历史,我们的陶瓷文化不仅从未被外国否认过,而且还始终影响着世界,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有着这样辉煌的陶瓷文化史,现代艺术家为何要自卑、媚外呢?如果现在我们不好好继承传统陶瓷文化,那就意味着自我否定——自己看不起自己,这着实令人遗憾,更是莫大的悲哀!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