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8日晚8点08分,2008人组成的两个巨大方阵在“鸟巢”中整齐划一地击缶倒计时,声如磬,光如电,那种如史诗般恢宏的场景,让世界为之屏息。也正是从那天开始,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的缶,为世人所熟知。
“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半年之后,北京奥组委宣布,曾在奥运会开幕式上使用过的1000个缶,将在本周日通过公开拍卖的方式,寻找它们的新主人,而网络拍卖则在3月13日开始。
现场十个起拍,网络单个零卖
奥运缶拍卖 每个起价1000元
■拍卖方式现场打包,网络零卖
这1000个“奥运缶”的拍卖工作分为两部分,分别是现场拍卖和网络竞拍。其中现场拍卖的数量为910个,本周日将在北京产权交易所进行首次现场拍卖会。
在拍卖当天,“奥运缶”将被打包分成53个标的包裹,每个标代表10个、20个、30个或者50个缶。10个缶的包裹参考价在11000到13000元人民币,这也意味着单个缶的起拍价约为1000元人民币左右。
虽然单价不贵,但由于是打包拍卖,再加上缶的制作基本相似,买10个缶收藏显然毫无必要。对此,北交所相关负责人解释说,按相关部门规定,“奥运缶”的拍卖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因此确定打包形式,也是技术方面的安排。
该负责人建议,想去拍卖会现场的市民,也可以采用团购的方式,选出一名代表竞拍,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不必要支出。
与此同时,为了满足个人买家的需求,北交所还专门拿出90个“奥运缶”在网上“零卖”。
据了解,这90个“奥运缶”都有特殊编号,或者是像10、100这样的整数,或者是像6、8这样深受国人喜爱的吉祥数字,更具收藏价值。
3月13日上午10时,网上拍卖会将在北交所专门开发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金马甲网站(www.jinmajia.com)上进行,无论你身在何处,只要登录金马甲网站,就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参与竞拍。
要特别提醒的是,参加现场拍卖会的买家,需要交纳10万元保证金,而参加网络竞拍的市民,也需要提前支付1.8万元保证金。
■收藏价值特殊经历抬高身价
记者从北交所官方网站上看到,截至昨天,办理完3月8日“奥运缶”现场拍卖会参拍手续的人数已经超过300人。由于现场拍卖受场地限制,相关人员表示:“如果人数继续增加,拍卖场地将可能变更。”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这场“奥运缶”拍卖会受到如此追捧?
其实制作缶的原始成本并不算高,看似花哨的外表,是用聚脂做的造型,又是批量生产。可奥运会开幕式上的特殊经历,显然提高了它的身价。
浙江省收藏家协会秘书长贺善达表示,“奥运缶”本身是个融合了现代与古代元素的物品,是一个重要的历史符号。张艺谋把它带到奥运会上,是对民族文化的发扬和促进。
从收藏角度讲,中国第一次办奥运会,这种收藏产品可以归类为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文化活动中的使用道具和用品,是一种集人文气息与竞技精神于一体的艺术品,肯定会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
另一方面,在拍卖前,奥组委已经以委托书形式向北交所确认,保证拍卖的都是奥运会开幕式用缶,而且每个缶都具有在开幕式“缶阵”中独一无二的特殊编号,数量十分有限。再加上制造模具已全部销毁,因此未来将不会再有缶及其仿制品,从而保证了足够的稀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