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鉴藏
西夏瓷器走出深闺示众人 兴起西夏瓷收藏热(图)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09-08-07 14:33:10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神秘王国的艺术奇葩 

    宋代是中国瓷器生产的繁荣时期,各大名窑生产的瓷器名目繁多,但是与宋同一时代的西夏,人们对它190多年的制瓷知之甚少。由于实物和文献资料太少,以至于1980年前后编写的《中国陶瓷史》未能将西夏瓷写入其中。 

    由于党项人建立的西夏文明突然间神秘消失,后人对西夏瓷的研究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1956年在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发现了两件珍贵的黑釉剔刻花瓶,初被定为元代,后被认为与西夏有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后,西夏瓷开始在宁夏、青海、甘肃等曾为西夏王朝疆域的广大地区陆续发现和确定了一批西夏瓷窑,考古专家们才开始把西夏瓷与宋瓷、元瓷区别开来。 

    宁夏博物馆馆长李进增说:“由于元朝没有给西夏作史,残存的文献资料也大多在国外,近年来西夏瓷的出现和研究对解读西夏历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西夏瓷作为西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中原磁州窑、耀州窑的影响,结合党项族的文化习俗创造出粗犷质朴、极具民族特色的瓷器。从各地出土的西夏瓷看,民族特征鲜明、纹饰简洁、装饰手法粗犷。最具特色的扁壶、四系瓶、高足碗、帐钩以及剔刻釉装饰艺术,突出表现出党项民族纯真质朴的民族性格,同时更加丰富了陶瓷器形及装饰内容。 

    扁壶产品数量大,制作精美,也是西夏以外其它瓷窑所没有的,是西夏瓷器中最具代表性的典型器。扁壶有两种,较大者为圈足扁壶,壶口小、颈短、腹扁圆,壶中盛酒、水或奶不易溢出。另有一种小型扁壶,其器形与大型扁壶相似,不置圈足,体态轻盈,腹侧置双耳,穿带随身携带简便实用。扁壶无论大小,设计合理制作精美,体现了党项人的聪明才智。 

    瓷铃、帐钩是西夏瓷中的特殊产品,也是游牧民族生活中的必需品。由于西夏铜、铁矿产稀少,西夏人因地制宜想出以瓷铃、钩代替金属铃钩应该是个创举,它不仅巧妙解决没有金属制品的困难,同时为制瓷业开创了新思路。 

    牛头埙是瓷埙的一种,形似牛首故称之牛头埙。其正面有二孔,顶部有一孔,吹之能发出美妙的声音。牛头埙作为一种乐器,深受草原民族的喜爱。它的出土不仅表现出西夏人善于创新的智慧,同时也展现出西北游牧民族追求美好生活的情感世界。 

    西夏瓷最典型的特征是在瓷器上剔刻花纹,这种瓷器也是西夏瓷中最为精美的一种。西夏制瓷工匠在进行剔刻花工艺时,一般有两道工序:第一道工序是刻花,刻花不是在平面上绘画,而是直接在上好釉的器体上,用刻刀刻绘花纹和图案的轮廓,难度很大。第二道工序是第一道工序的延续,即剔釉,是将所要表现的花纹图案周围多余的釉剔掉或刮掉,露出胎体。在西夏剔刻花瓷器上,最为显著的是纹有各种各样的牡丹花。据一些收藏家介绍,当时的西夏境内并没有这种花卉,瓷器上大量纹牡丹很是费解。

 

    国内外兴起西夏瓷收藏热 

    近年来,随着对西夏瓷的研究更加深入,以及对西夏神秘文化的追捧,国内博物馆加强了对西夏瓷的征集,同时在国内外收藏界兴起了一股收藏西夏瓷的热潮。 

    在今年举办的西夏古陶瓷联展上,来自北京、上海等12个省市区的68位收藏家带来了精心挑选的近200件西夏瓷向世人展出,吸引了来自澳大利亚、瑞典、意大利、埃及、法国等多个国家游客和收藏家的关注。其中,极为罕见、完整无缺的由青海和宁夏收藏者奉献的褐釉三开光剔刻牡丹纹大罐和褐釉剔刻缠枝绕叶牡丹纹六系大罐,是国宝级文物西夏陶瓷极品。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