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中华文化
江苏省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组稿 2010-03-28 14:44:34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旅游资源

   江苏旅游资源丰富,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较多的省份。抗日战争遗址、革命遗址有徐州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南通苏中七站七捷纪念馆等。
  已有2500多年历史的苏州城,享有“人间天堂”、“东方威尼斯”之美称,城内小桥、流水、巷深、人家,充满水乡情调。江苏的水兼江湖河海之美,长江横穿东西,江面辽阔,一泻千里。古老的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连云港海阔天空,太湖烟波浩瀚,洪泽湖碧波万顷,扬州的瘦西湖,南京的玄武湖、莫愁湖,苏州的金鸡湖、阳澄湖,徐州的云龙湖,溧阳的天目湖等都是著名的游览湖泊。江苏的名泉极多,有“天下第一泉”镇江中泠泉,“天下第二泉”无锡惠山泉,“天下第三泉”苏州虎丘憨憨泉;南京汤山温泉;东海汤庙泉等。江苏的山虽不高,但多负盛名。南京钟山、清凉山,镇江北固山、金山、焦山,句容和金坛交界处的茅山,南通狼山,苏州的天平山、灵岩山和上方山,徐州云龙山和连云港的花果山等。
  江南水乡江苏流域和古老的黄河流域一样,也是中华民族诞生的摇篮之一,武进春秋淹城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古老地面城池遗址。连云港将军崖上的石刻岩画反映了原始社会农业部落的生活。孔望山上佛教摩崖石刻比著名的敦煌莫高窟还早200年,堪称“神州第一窟”。徐州东南部狮子山西汉楚王陵气势恢宏,汉兵马俑表情生动,神态各异,惟妙惟肖是继咸阳杨家湾西汉彩绘兵马陶俑和临潼秦兵马俑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栖霞山的千佛岩有“南国云岗”之誉。南京的中山陵、明孝陵、雨花台。盱眙县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旧址、朱元璋祖父陵墓、淮安韩信故居、淮安城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纪念馆,徐州淮海战役烈士陵园。
  古都名城和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风格的名胜古迹如此集中和众多,以及特别的江南风姿,使江苏成为全国七个重点旅游省之一。目前全省共有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5个省级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级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9个省级名胜区和29个全国重点保护单位。南京、苏州、扬州、镇江、徐州、淮安、常熟、无锡、南通被确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行政区划
  2008年,江苏省辖13个地级市,54个市辖区、27个县级市、25个县。(人口数为户籍人口)
  南京市 辖11个市辖区、2个县 面积6598平方千米,人口624万,常住人口758.89万人
  玄武区(兰园街道、鼓楼区(宁海路街道、)建邺区(滨湖街道)、白下区(洪武路街道)、秦淮区(秦虹街道)、下关区(中山桥街道) 、雨花台区(宁南街道)、浦口区(江浦街道)、 栖霞区(尧化街道)
  江宁区(东山街道)、六合区(雄州街道)
  溧水县(永阳镇)、高淳县(淳溪镇)
  镇江市 辖3个市辖区,代管3个县级市 面积3843平方千米,人口275万
  京口区、润州区、丹徒区(谷阳镇)、丹阳市(云阳镇)、 扬中市(三茅镇)、 句容市(华阳镇)
  常州市 辖5个市辖区,代管2个县级市 面积4375平方千米,人口358万
  钟楼区、天宁区、戚墅堰区、新北区(河海街道)武进区(湖塘镇)、金坛市(金城镇)、溧阳市(溧城镇)
  无锡市 辖7个市辖区,代管2个县级市 面积4664平方千米,人口470万
  崇安区、北塘区、南长区、锡山区(东亭镇)、惠山区(堰桥街道)、滨湖区、新区、
  江阴市(澄江街道)、宜兴市(宜城街道)
  苏州市 辖7个市辖区,代管5个县级市 面积8848平方千米,人口630万
  金阊区、沧浪区、平江区、苏州国家高新区(虎丘区)、 吴中区(长桥街道)、相城区(元和街道)、工业园区 、常熟市(虞山镇)、张家港市(杨舍镇)、太仓市(城厢镇)、昆山市(玉山镇)、吴江市(松陵镇)
  南通市 辖3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 面积8001平方千米,人口778万
  崇川区、港闸区、通州区(金沙镇)原通州市、 如皋市(如城镇)、海门市(海门镇)、 启东市(汇龙镇)、海安县(海安镇)、如东县(掘港镇)
  扬州市 辖3个市辖区、1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 面积6638平方千米,人口470万
  维扬区、广陵区、邗江区、高邮市(高邮镇)、江都市(仙女镇)、 仪征市(真州镇、宝应县(安宜镇)
  盐城市 辖2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 面积14983平方千米,人口810万
  亭湖区、盐都区(潘黄镇)、东台市(东台镇)、大丰市(大中镇)、建湖县(近湖镇)、响水县(响水镇)、阜宁县(阜城镇)、射阳县(合德镇)、滨海县(东坎镇)
  淮安市 辖4个市辖区、4个县 面积10030平方千米,人口510万
  清河区、清浦区、楚州区(淮城镇)、 淮阴区(王营镇)、涟水县(涟城镇)、洪泽县(高良涧镇)、金湖县(黎城镇)、盱眙县(盱城镇)
  连云港市 辖3个市辖区、4个县 面积7444平方千米,人口468万
  新浦区、连云区、海州区、 东海县(牛山镇)、灌云县(伊山镇)、赣榆县(青口镇、灌南县(新安镇)
  徐州市 辖5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 面积11571平方千米,2008年全市年末户籍人口946.86万。
  云龙区、鼓楼区、九里区、贾汪区(老矿街道)、泉山区、邳州市(运河镇)、新沂市(新安镇)、铜山县(铜山镇)、睢宁县(睢城镇)
  沛县(沛城镇)、丰县(凤城镇)
  泰州市 辖2个市辖区,代管4个县级市 面积6029平方千米,人口505万
  海陵区、高港区(口岸街道)、泰兴市(泰兴镇)、姜堰市(姜堰镇)、靖江市(靖城街道)、兴化市(昭阳镇)
  宿迁市 辖2个市辖区、3个县 面积8660平方千米,人口525万
  宿城区、宿豫区(顺河镇)、沭阳县(沭城镇)、泗阳县(众兴镇)、泗洪县(青阳镇)


    历史名人
  古代:
  张道陵、 彭祖、 项羽、刘细君、 鲁肃、 孙策、孙权、 仲雍、言偃、 虞姬、 刘邦、 韩信、 陈琳、徐福、
  陈圆圆、 王导、郭璞、 葛洪、 谢安、 王羲之、 顾恺之、 徐 广、 刘裕、 赵安、 戴颗、 刘义庆、
  范缜、 陶弘景、萧衍、 刘勰、伍子胥、 阖闾、 孙武、 萧统、 徐偃王、 季札、 道宣、 员半千、
  鉴真、 张若虚、 张籍、 李煜、 秦观、 米芾、杨邦乂、 洪兴祖、 张宣、 魏胜、 马光祖、 范成大、
  梁红玉、 刘世勋、 周应合、 黄公望、 睢景臣、 施耐庵、沈万三、郑和、高谷、 蒯祥、 沈周、
  庄昶、 石淮、 文征明、 唐寅、 何棠、 王问、 吴承恩、 刘鄂、 王世贞、焦竑、 顾起元、 刘元珍、
  徐霞客、 张怀 、张溥、金圣叹、 李渔、 归庄、 龚贤 、宗元鼎、 史可法、钱谦益、
  季振宜、 阎若璩、 顾图河、 李蟠、 刘智、 李香君、 李卫 、黄慎、 郑板桥、 吴伟业、 吴敬梓 、
  倪瑞璇、 翁同和、 赵翼、 罗聘、 洪亮吉、 黄景仁、 李汝珍、 汤贻汾 、关天培、 刘熙载、
  尹耕云、应金台、 龚开。
  近代:
  周恩来、 顾祝同、 刘荣、 马相伯、 张謇、 赵凤昌、 李兰、 沙元炳、 丁宝书、 李伯元、 孙毓修、 叶玉森、 林立山、李更生、 朱履先、 杨泗洪、 过探先、 蒋哲卿、 吕凤子、 博古、 张闻天、 柳亚子、 苏少卿、 殷良弼、 梅兰芳、 吕澄、 刘天华、 刘觉民、 恽代英、 刘天华、 刘海粟、 茅以升、 俞庆棠、 朱自清、 张太雷、 瞿秋白、 吴印咸、 沈毅、 李公朴、 朱爱周、 陆侃如 、高二适、 刘北茂、安友石、 恽逸群、 惠峻山 、李可染、 戴伯韬、 王德荣、 吴琛、 姜椿芳、 马可、徐悲鸿、周璇 、许翰英 、韦来宽、 赵良璋、 里平 、潘序伦、 朱可心、 秦邦宪、荣宗敬、荣德生、 薛福成、赛珍珠。
  现代:
  江泽民、 陈炳德 、李干臣、 李源潮、魏礼群、 刘田依、(刘田一)、言恭达、 亚明、 李啸、 汤永、
  李佳峻、 刘继青、杨松林、 李元龙、 周信芳、 宋文治、 彦涵、 王小古、 吴健雄、 华罗庚、 朱传茗、
  陆抑非、 钱旭沧、 吕叔湘、 钱穆、 钱钟书、钱伟长、钱文忠、 荣毅仁、林散之、 叶圣陶、 王馥荔、 林莉、 李岚清 、王选、
  张闻天、 唐骏、 俞敏洪 、董明珠、 柳传志、 吴为山 、毕飞宇、沙祖康、李阳、胡乔木、乔冠华、
  特色艺术 
  
古沛郭家烧鸡

   唐朝祁国公郭子仪戎马一生,德高望重.郭子仪健康长寿的秘密与郭家烧鸡密不可分.其子孙多为驸马.郭暧为六子忠孝正直,曾上演过打金枝.成为一代佳话.后人曾为宫廷御厨,凭郭家秘方煮制的烧鸡味美绝伦.周太祖郭威之后深得宋太祖赵匡胤厚爱,特御封为宫廷贡品.世代单传流传至今!历尽岁月沧桑时代变迁,口味依旧未改变.17代掌门人郭广信于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在丰县城北关烧制的郭家烧鸡就誉满苏北.有郭家烧鸡不卖完,其它烧鸡不动锅的辉煌传奇.后经18代掌门人郭德修于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由丰县辗转来到古老的沛县安家立业,故取名为古沛郭家烧鸡店.丰县县志、沛县风物志都有专门数百字记载.烹制的文化依然是可圈可点大书特书。有字为证:
  菊有幽芳,枣有灵黄,明月小院有厨房。把鲜活料,兑药材汤。看灶火红,大厨累,二厨忙。老辈功夫,后代传扬。道汁奇浓,色奇美,味奇香。
  
云锦

   南京云锦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因其绚丽多姿,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至今已有1580年历史。南京云锦是至善至臻的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珍品之一。南京云锦与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广西的壮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
  南京丝织业最早可追溯到三国东吴(222—280)时期,东晋(317—420)末年,大将刘裕北伐,灭秦后,将长安的百工全部迁到建康(今南京),其中织锦工匠占很大比例。
  明清时期是南京云锦的鼎盛时期,专供皇家服饰等面料,明清两朝皇帝的朝服大多由南京云锦制作而成。
  1949年后,政府先后投资几千万元用于恢复和保护云锦,成立了南京云锦研究所。
  
苏绣

  苏绣是以江苏苏州为中心包括江苏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
  苏绣苏绣即苏州刺绣 ,其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现已遍衍江苏省的无锡、常州、扬州、宿迁、东台等地。 苏绣产地江苏土地肥沃,气候温和,蚕桑发达,盛产丝绸,自古以来就是锦绣之乡。优越的地理环境,绚丽丰富的锦缎,五光十色的花线,为苏绣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苏绣的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现已遍布很多地区。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国已将刺绣用于服饰。到了明代,江南已成为丝织手工业中心。在绘画艺术方面出现了以唐寅 (伯虎)、沈周为代表的吴门画派,推动了刺绣的发展。刺绣艺人结合绘画作品进行再制作,所绣佳作栩栩如生,笔墨韵味琳漓尽致有“以针作画” “巧夺天工”之称。自此,刺绣艺术在针法、色彩图案诸方面已形成独自的艺术风格,在艺苑中吐芳挺秀,与与书画艺术媲美争艳。
  工艺特色
  苏绣的历史悠久,建于五代北宋时期的苏州瑞光塔和虎丘塔都曾出土过苏绣经袱,在针法上已能运用平抢铺针和施针,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苏绣实物。
  苏绣作品的主要艺术特点为;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楼阁具现深邃之体;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花鸟能报绰约亲昵之态。苏绣的仿画绣、写真绣其逼真的艺术效果是名满天下的。
  
南京白局

          白局是南京地区民间的方言说唱,是南京唯一的古老曲种,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白局形同相声,表演一般一至二人,多至三五人,说的全是南京方言,唱的是俚曲,通俗易懂,韵味淳朴,生动诙谐,是一种极具浓郁地方特色的说唱艺术。
  南京白局跟南京云锦有密切的关系,明清两代云锦织锦工人织锦时哼唱的曲调即为白局。
  解放后,政府对白局进行了抢救扶植,1960年成立了“南京白局剧团”,文革期间解散。1985年由原白局团演员徐春华又重新联络,将一些原白局团的演员、演奏员及社会上的白局票友老艺人,参加省、市、区的汇演活动,所到之处,深受群众喜爱。南京白局常用曲牌主要有:《满江红》、《银纽丝》、《穿心调》、《数板》、《梳妆台》、《剪剪花》、《下河调》、《汉阳调》等,形成曲牌联缀体。
  
昆曲

   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
  昆山腔早在元末明初之际(14世纪中叶)即产生于江苏昆山一带,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
  昆曲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上演剧目。其中有影响而又经常演出的剧目如:王世贞的《鸣凤记》,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鄣记》、《南柯记》,沈璟的《义侠记》等。高濂的《玉簪记》,李渔的《风筝误》,朱素臣的《十五贯》,孔尚任的《桃花扇》,洪升的《长生殿》,另外还有一些著名的折子戏,如《游园·惊梦》、《阳关》、《三醉》、《秋江》、《思凡》、《断桥》等。
  昆曲的音乐属于联曲体结构,简称“曲牌体”。它所使用的曲牌,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一千种以上,南北曲牌的来源,其中不仅有古代的歌舞音乐,唐宋时代的大曲、词调,宋代的唱赚、诸宫调,还有民歌和少数民族歌曲等。它以南曲为基础,兼用北曲套数,并以“犯调”、“借宫”、“集曲”等手法进行创作。
  昆曲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打击乐俱备)。
  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谐和。
  
无锡惠山泥人

  
  惠山是江南风景胜地,游人来到高山,几乎处处都可以看到著名的惠山泥人。
  据说从宋代开始,惠山就有泥人了。清朝以后,泥人的生产和销售达到了鼎盛时期。惠山泥人是用惠山脚下的泥土制成的。这种泥土不仅细腻韧糯,可塑性强,而且千而不裂,弯而不断。早在北宋照宁七年,苏轼途经无锡,即有“惠泉山下土如糯”的诗句。现在的惠山泥人,发展到用石膏制作,解决了惠山泥资源短缺的问题。
  惠山早期泥人大致有神佛、人像和各种动物。前者售于佛教信徒作供奉用,后者作为儿童玩具。它们的长度一般在3—7厘米:造型简朴,粗犷略带夸张,绘彩色调鲜艳、单纯,对比强烈,显露出浓郁的江南乡土气息。其代表作是一对男女儿童,即泥塑大阿福。两个泥娃头绾双髻,笑容可掬,赤足盘膝,怀抱异兽,娇憨稚气,令人喜爱。
  惠山泥人,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手捏戏文、京剧脸谱、人物动物、实用玩具(带温度计或者卷笔刀之类)等,这些作品小巧玲珑,人见人爱,价格使宜,是访亲问友的最好礼品。
  惠山的主要街道——横街和直衔有许多泥人店,成为远近闻名的“泥人一条街”,每天都要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许多旅游参观团和游客。惠山泥塑除供应当地旅游市场外,还出口到欧美和东南亚各国个国家。
  
宜兴紫砂壶

  
  明清两代,伴随着瓷器的兴盛,宜兴紫砂壶艺术也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从万历到明末是紫砂壶发展的高峰,前后出现“壶家三大”、“四名家”。“壶家三大”指的是时大彬和他的两位高足李仲芳、徐友泉。时大彬最初仿供春,喜欢做大壶,后来他在游娄东时期与名士陈继儒交往甚密,他们共同研究品茗之道。根据文人士大夫阶层雅致的品味把砂壶缩小,把茗壶精确化形成自己的风格。另外他对调制砂泥也有独到之处,能够吸收在紫砂泥中带有颗粒的效果。他制作的大壶古朴雄浑,传世作品有菱花八角壶、提梁大壶、朱砂六方壶、僧帽壶等等。他制作的小壶也令人叫绝,因此当时就有“千奇万状信手出”“宫中艳说大彬壶”的美誉诗句。李仲芳制壶风格趋于文巧,而徐友泉善制汉方、提梁卣等。他晚年自叹说:“吾之精,终不及时之粗也”。至此可见时大彬在当时紫砂界的影响不可动摇,他为紫砂发展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大”之后的“四名家”有董翰、赵梁、元畅、时朋。董翰以文巧著称,其余三人则以古拙见长。另外还有一位著名紫砂艺人李养心,是万历时人,他擅长制作小壶,朴素带艳,世称“名玩”。李养心的最大贡献是开创了“壶乃另作瓦缶囊闭入陶穴”的匣钵装烧法。此时还有明代的欧阳正春、邵氏兄弟、蒋时英等人,他们借用历代陶器,青铜器和玉器的造型,纹饰制作了不少超越古人的作品,他们的作品也被后世广为流传。另外被誉为“桃圣”的项圣思也非常著名,他制作的大小桃杯,制作的精细入微,其作品也属于近年来收藏家们寻觅的珍品。
  
汤沟酒

  ?
  产地连云港市 汤沟镇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极宜酿美酒。汤沟酒系以传奇灵异的“香泉”水酿制,采撷汤沟古镇酒文化广场水谷清华,工艺神妙独特。本品香气幽雅,醇厚谐调,酒体丰满完美。早在清初著名诗人、戏剧家洪升曾写下“南国汤沟酒,开坛十里香”之名句,自古誉满天下。
  
徐州琴书

  徐州琴书起源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的徐州地区,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族、民间说唱艺术,历史悠久,至今已有300年的历史。
  经过几代人的不断丰富、加工、提高而成为这种演唱形式。1956年后被正式定名为徐州琴书。
  徐州琴书唱腔优美、曲调丰富、音乐伴奏有独特风格,书(曲)目繁多,演唱语言是徐州的方言土语,贴近生活,紧跟时代。徐州琴书在全国曲艺园地中占有一定的位置,被称为江苏省三大曲种(徐州琴书、苏州评弹、扬州评话)之一,全国三大琴书(北京琴书、山东琴书、徐州琴书)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徐州琴书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曾几度辉煌。
  
苏剧

  
  苏剧流行于苏州地区,由南词、昆曲、花鼓滩簧合流而成。
  苏剧的前身是苏滩, 苏滩是江南滩簧的一种,原来称为“对白南词”,俗称“打山头”。40年代初,苏滩正式成为苏剧。
  由于苏剧在文学、音乐方面都与昆剧有着渊源关系,许多苏剧艺人兼能昆剧,在昆剧衰落时期也有不少昆剧艺人改演苏剧,所以苏剧表演艺术因得到昆剧的滋养而逐步形成朴实、细腻、注重内心体验的独特风格。
  
锡剧

  (Xī Jù)
  锡剧 戏曲剧种。流行于江苏南部和上海一带。发源于太湖之滨的无锡,常州农村,初为乡民用当地的民歌小曲说唱故事以自娱,称为“东乡调”,后逐渐发展成曲艺形式的“滩簧”。由于语音唱腔略异,分“无锡滩簧”和“常州滩簧”。之后,滩簧吸收了江南民间舞蹈“采茶灯”的身段动作,开始演唱生活中的小故事。多为二人一档,在农村中活动,所演节目只有一旦、一生(或一丑)两个脚色,如《双落发》、《磨豆腐》、《拔兰花》、《庵堂相会》,称为“对子戏”。进入城市后,又发展为多至几十人同场演出的“大同场戏”,剧目也增加了《珍珠塔》、《玉蜻蜓》、《孟姜女》、《孟丽君》、《玉连环》等大戏。辛亥革命前后,无锡、常州的滩簧戏,正式搬上舞台,并先后进入上海,不久逐渐合班演出,改称“常锡文戏”,1952年定名为锡剧。现江、浙、沪、皖共有锡剧团32个。
  锡剧是一个长于抒情,具有江南水乡情趣和特色的戏曲剧种,它的唱腔曲调基本上是上下句的版式变化体结构,常在上下句之间插入一段或长或短的清板。主要曲调为簧调。20世纪30年代,又吸收了杭州武林班的大陆板,苏州文书调(由苏滩和评弹衍变出来的一种说唱曲调)的“玲玲调”, 苏滩和申曲的“迷魂调”与“三角板”, 京剧的“高拔子”以及 [春调]、[紫竹调]、[九连环]、[绣荷包]等江南民歌小调,使唱腔更加丰富多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音乐工作者与演员密切合作,对锡剧音乐风格进行统一加工,并分清主次,先后改编和创作了多种板式唱腔。改革后的锡剧音乐,面貌一新,曲调柔和、流畅、轻快,具有“江南丝竹”特色。伴奏乐器以正、副二胡为主,琵琶、三弦、扬琴为辅,箫、笛等管乐器也开始伴奏唱腔。
  
淮剧

  
  又名江淮戏,流行于江苏、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区。淮剧语言是以今建湖县的方言为基调,经过戏曲化而形成的一种舞台语言。清代中叶,在江苏盐城、阜宁一带流行着一种由家民号子和田歌雷雷腔、栽秧调发展而成的说唱形式门叹词,形式为一人单唱或二人对唱,仅以竹板击节。后与苏北民间酬神的香火戏结合,称为江北小戏。之后,又受徽剧和京剧的影响,在唱腔、表演和剧目等方面逐渐丰富,形成淮剧。
  
扬剧

  扬剧发源于江苏扬州,成长于上海的戏曲剧种。它以古老的"花鼓戏"和"香火戏"为基础,又吸收了扬州清曲、民歌小调发展起来,原名“淮扬文戏”,30年代中期称为"淮扬戏",新中国成立后,改称扬剧,主要流行于苏北、江南、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区。
     文化节日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依旧是千年的寒山寺,海岸线却向外延伸了百多里。您不能再见千舟竞发的壮观场面了,却依旧能听到祈福的钟声,在辞旧迎新的时刻,带着108个心愿,久久回响在浩瀚的星空中。
  到了大年初一,传统的灯会就开始了。少则十天,多则一月。几百个品种、数十万盏造型各异的花灯云集,流光溢彩,汇成灯的海洋。市民自扎的花灯,与商家又有明显的不同,因是自娱自乐,不求利市,越发具有情趣。游人徜徉其间,流连忘返……
  至于春华秋实,那真是幸福的好时光,江苏人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以花为媒,以梅会友,举办各种庆祝活动:有赏花的、有尝鲜的、有登高的、有下海的、有赶庙会的,还有弄船赛舟的……在平凡的日子里享受生活、体验幸福、感谢上苍。
  民俗节日
   轧神仙 曝书翻经 吃雷斋素 乞巧节
  寒山寺除夕听钟声活动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寒山寺听钟声活动自1979年开办以来,已成功地举办了二十四届,是我国开办最早、规模最大的旅游节庆活动。中国传统的除夕年夜饭揭开听钟声活动的序幕,席间参插文艺表演、幸运抽奖等活动为游客助兴。听钟活动随着游客到达枫桥景区而进入高潮,寒山寺弄和枫桥大街展示龙灯、舞狮、高跷、荡湖船、乘轿等传统民俗活动;寺内众僧侣在香烟缭绕中做一年中最后一次功课;零点前夕,游人们聆听由寒山寺主持敲响的108响钟声。钟声悠荡除旧岁烦恼,虔诚吉祥;炮竹劈啪庆新年来到,欢快热闹。辞旧迎新、祈祷祝福。
  时间:每年12月31日晚
  地点:苏州寒山寺
  金陵灯会
  始于六朝,盛于明清。相传明代洪武年间,朱元璋下令闹花灯,以示与民同乐,共庆升平;自此数百年来,相沿成俗,至今不衰。灯会期间200多个品种、数十万盏各具特色造型各异的花灯云集于此,流光溢彩,汇成灯的海洋。尤以市民自扎花灯,千姿百态,极具特色。游人徜徉其间,宛如置身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时间:每年正月初一至月底
  地点:南京夫子庙广场、大成殿
  中国南京国际梅花节
  南京植梅与赏梅的历史悠久,自六朝至今不衰,尤以中国四大梅园之一的梅花山为最佳。南京国际梅花节节庆期间,南京将以“梅”为主题,以花为媒,以“梅”会友,举办各种文化旅游、商贸及经贸洽谈活动。
  时间:每年2月最后一个星期六至3月18日
  地点:南京钟山风景区梅花山
  徐州(彭城)伏羊美食文化节
  徐州地区特有的一种饮食文化节,独具特色、传统悠久,在色、香、味、形竞奇斗芳的中国食苑中有一簇带有浓郁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的古朴奇葩。伏羊节是于每年入伏之季,即初伏之日开始,持续一个月。按农历的节气推算,“夏至”后第三个庚(一庚九天)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三伏”,即“末伏”。
  云龙山庙会民俗游
  云龙山庙会始于清代康熙年间,是徐州乃至淮海经济区内最具影响力的民俗活动之一。每逢庙会期间,数万人潮涌而至,景象热闹非凡。各类制作精巧、造型生动的民间手工艺品是庙会的主角,剪纸、面人、木玩、泥玩、布艺等小玩意儿随处可见,让人爱不释手。
  时间:每年3月28日-4月3日 地点:徐州云龙山
  内容: ①逛庙会; ②看舞狮、高跷等民间艺术表演; ③品地方风味小吃; ④民间手工艺品展销。
  中国扬州烟花三月旅游节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春天是扬州最美的季节,你可踏着昔日乾隆皇帝着迷的"乾隆水上游览线",去寻访名闻遐迩的二十四桥,观赏“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的美景,品尝四大菜系中的淮扬美食,欣赏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风情和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
  时间:每年4月至5月
  地点:扬州市
  溱潼会船节
  江苏省姜堰市溱潼镇位于江苏省里下河地区。这里河网交织,水面开阔。每逢清明时节,四乡八镇数百条会船云集溱湖,上万船民来此聚会,举办富有民俗特色的会船节,观众游客超过十万人,其恢宏壮观的场面、惊心动魄的竞赛、多姿多彩的表演,堪称民俗文化之大观、水乡风情之博览。
  时间:每年清明次日
  地点:江苏省姜堰市溱潼镇
  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
  盱眙十三香龙虾是淮安市盱眙县近年来新创的名菜,原料是价廉物美的螯虾,由十多味中药及特殊方法制作而成,色泽鲜艳,口味鲜美,深受消费者欢迎。盱眙县人民政府和南京《扬子晚报》自2000年起联合举办"中国国际(盱眙)龙虾节",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大力推广十三香品牌龙虾,充分展现“龙虾大餐、文化美餐、旅游套餐”的最佳组合,从而带动了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中国龙虾节是江苏唯一被国际节庆协会评为“IFEA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十大节庆”的特色节庆活动,已被社会公认为中国著名现代节庆。
  第八届龙虾节首次升格为国际权威机构认可的国际性节庆,更名为“中国国际龙虾节”,并第一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走向国外。本届龙虾节期间,盱眙正式被命名为“中国龙虾之都”。
  时间:每年6月
  地点:主会场设在盱眙县城
  连云港之夏
  时间:7月-8月 地点:连岛海滨浴场
  活动内容: ①开幕式文艺表演; ②主要景区每天的文艺演出; ③广场民间文艺演出; ④海鲜美食; ⑤民间旅游纪念品。
  中国杨树节
  时间:每年或每两年不定期
  地点:泗阳县(“意杨之乡”)
  中国(如皋)长寿文化节
  时间:每两年10月28日
  地点:如皋市
    饮食文化
  四大菜系(鲁菜、川菜、苏菜、粤菜)和八大菜系(鲁菜、川菜、苏菜、粤菜、湘菜、闽菜、徽菜、浙菜)的分法中都有苏菜。
  江苏菜系由扬州、淮安、镇江、南京、苏州、无锡、徐州等地方风味构成。
  淮扬菜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主要指扬州、淮安、镇江等地的菜肴。南京菜古称京大菜、苏州菜古称吴菜。
  江苏饮食主要是茶和酒两大类,茶文化集中于苏州地区。
[编辑本段]江苏特产
  南京
  秦淮小吃 云锦 香肚 天鹅绒 板鸭 南京烤鸭 桂花鸭[2]金箔 雨花石 咸鸭肫 雨花茶 金陵小笼包 鸭血粉丝汤 什锦菜 鸭四件 马祥兴清真食品 绿柳居素食 龙池鲫鱼 龙袍蟹黄汤包 固城湖大闸蟹 南农烧鸡 南京空竹(抖嗡)
  镇江
  镇江香醋 肴肉 锅盖面 百花贡酒 镇江鲥鱼 镇江膏药 小磨麻油 汉白玉插屏 金山灯彩 机绣制品 绒花制品
  常州
  刻纸 留青竹刻 乱针绣 梳篦 银丝面 加蟹小笼包 金钱菜 大麻糕 茅尖花红 天目湖砂锅鱼头 金坛剪纸 萝卜干 留青竹刻 芝麻糖 加蟹小笼包 南式麻糖 沙河桂明茶
  无锡
  长江三鲜(鲥鱼、刀鱼、河豚)惠山泥人 惠山油酥 江阴黑杜酒 清水油面筋 三凤桥酱排骨 蜀山陶器 无锡水蜜桃 方糕 无锡毫茶 豆腐花 无锡小笼包 和桥豆腐干 无锡肉骨头 大浮杨梅 黑杜酒
  苏州
  苏绣 碧螺春茶 采芝斋糖果 宋锦 苏式蜜饯 苏式糕点 卤汁豆腐干 太湖银鱼 桃花坞木刻年画 红木雕刻 缂丝(刻丝) 苏扇 微雕 玉雕 太仓肉松 太仓糟油 常熟花边 昆山并蒂莲 奥灶面 阳澄湖大闸蟹 长江三鲜鲥鱼、刀鱼、河豚)
  南通
  西亭脆饼 正场薰糕 狼山鸡 烤鳗 南通嵌桃麻糕 董糖 如皋萝卜 林梓潮糕 如皋肉松、火腿、肉松 盆景 白蒲黄酒 白蒲“三香斋”茶干 文蛤 薄荷脑 蓝印花布 南通风筝 勾针衣 南通刺绣 扎染 季德胜蛇药片 王氏保赤丸 石港乳腐 凤尾鱼罐头 海门羊肉  云片糕 海安糯米陈酒 海安河豚鱼
  连云港
  灌云豆丹 板浦凉粉 汪恕有滴醋(灌云)花果山凤鹅 东海水晶 云雾茶 葛藤粉 汤沟酒 王子啤酒 草编 柳编 金镶玉竹 玉兰花(白、紫) 地毯 石雕艺术品 沙光鱼 云雾茶 剪纸 对虾 山板栗 风筝
  淮安
  灌汤蒸饺 高沟捆蹄 淮安菜炒饭 文楼汤包 震丰圆馄饨 盱眙十三香龙虾 平桥豆腐 鼓楼茶馓 淮城蒲菜 伍佑糖麻花
  宿迁
  水晶山楂糕 天岗湖银鱼 沭阳石榴 泗洪空心挂面 龙嫂米线 桃核雕刻 洋河大曲 埠子车轮饼 宿迁满汉筵席 穿城大饼 八集小花生 韩山蓝晶石 五香大头菜 老汤黄狗猪头肉 软熘长鱼
  盐城
  建湖藕粉 参燕八珍糕 伍佑醉螺 东台鱼汤面 奇园蟹黄包 拆烩推浪鱼 烩素鱼皮 鯮鱼饼 东沟茶干 白首乌粉 阜宁大糕 杨五香肠 钩针衣 生炝条虾 白炖鲻鱼 叉烤野鸡片 四鳃鲈鱼 青蒲簖蟹 大纵湖醉蟹 伍佑糖麻花
  徐州
  古沛郭家烧鸡 西楚贡菜 刻纸 沛县鼋汁狗肉 鳝鱼辣汤 (啥汤) 五仁油茶  壮馍 面鱼子  蛙鱼 徐州烧烤 帝王粥 邳州银杏 芦荟 沙沟香油 捆香蹄 丰县蜂糕 小儿酥 把子肉 烙馍 馓子 饸饼子  圭打 牛蒡酱 窝头 富士苹果 苔干 冬桃 银鱼 鱼汁羊肉 羊方藏鱼 李寨白 酥梨 臭盐豆  睢宁盐豆子 玫瑰鲜花汁 绿豆丸子汤
  扬州
  扬州炒饭 高邮双黄蛋 牛皮糖 三丁包 扬州绿茶 扬州煮干丝 纸花 扬州酱菜 扬州漆器 扬州玉器 扬州剪纸 扬州漆器 扬州八刻 秦邮董糖 扬派盆景 扬州三头宴(清蒸蟹粉狮子头、扒烧整猪头、拆烩鲢鱼头)
  泰州
  黄桥烧饼 梅兰春酒 靖江肉脯 泰兴白果 难得米酒 兴化清炒鲨鱼片 泰州三麻(麻油、麻糕、麻饼) 刁铺羊肉 溱湖八鲜(溱湖簖蟹、溱湖甲鱼、溱湖银鱼、溱湖青虾、溱湖水禽、溱湖螺贝、溱湖四喜 溱湖水蔬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