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中华文化
青海省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组稿 2010-03-31 18:17:45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青海高校
  普通本科院校: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
  高职(专科)院校: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青海警官职业学院、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独立学院:青海大学昆仑学院
    青海之最
  世界上盐湖最集中的地区是青海,有盐湖150多个
  世界上最大的盐矿储地是柴达木盆地,储量约为900多亿吨
  世界上天青石矿藏量最多的地方是青海茫崖地区,占全世界已探明储量的60%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油田是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的花土沟油田,最高的一口油井海拔为3260米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是青藏铁路
  世界上最高的铁路隧道是唐古拉山隧道
  世界上最高的公路是青藏公路
  世界上最高的公路桥梁是沱沱河桥
  世界上辖区面积最大的城市是格尔木市面积是123460平方公里
  世界上饲养牦牛最多的地区是青海,共有牦牛500多万头
  海拔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大坂山公路隧道
  中国河流发源最多的地区是青海的青南高原,素有“中华水塔”之称
  中国海拔最高的盆地是柴达木盆地
  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是青海湖,面积4500多平方千米
  中国聚集鸟类最多的岛屿是青海湖的鸟岛
  中国出产冬虫夏草最多的地方是青海,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0%
  中国最大的盐湖是青海的察尔汗盐湖,面积多达5800多平方千米
  中国海拔最高的拦河大坝是龙羊峡水电站大坝,坝高178米
  中国目前最大的人工湖是龙羊峡水库,库容264亿立方米
  中国海拔最高的兵站是唐古拉兵站,高达五千多米
    青海旅游
  
门票一览

  西宁塔尔寺 80
  青海湖码头(151) 游船(游轮30分钟,有40元,50元两种,区别是是否到海心山。)环保车 100
  日月山 25 循化孟达天池(含环保车) 70
  鸟岛(旺季) 115 淡季 75
  茶卡盐湖(含观光火车) 55
  坎布拉风景区(含门票,游船,观光车) 130
  南宗尼姑寺 20 黄河源头环保费 80元/人天
  东关清真大寺 25
  北禅寺 5
  青海省博物馆 免费
  金银滩海北原子城(地下指挥中心,爆轰靶场,纪念碑)
  同仁隆务寺 25
  同仁郭麻日寺 25
  同仁黄南热贡艺术展览馆 35
  马公馆青海省民俗博物馆 35
  门源县青石咀观景台 20
  同仁下吾屯寺 25
  同仁上吾屯寺 25
  乐都柳湾彩陶博物馆 40
  乐都瞿坛寺 40
  循化孟达天池(含环保车)70
  循化班禅故居 25
  贵德玉皇阁 50
  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公园 35
  其他项目
  祁连县桌尔山观景台 65
  黄河源头环保费 80
  阿尼玛卿山环保费 100元/人天
  互助土族家访(含餐,民俗表演) 45
  中国藏医药文化博物馆 60元/人
  青海湖沙岛 70元/人 环保车 20元/人
  
最佳旅游时间

  
  选择去青海旅行的最佳时间,主要应该从气候和当地的节庆活动这两方面考虑。气候方面来看,青海是典型的季节性旅游目的地,年平均气温低于摄氏零度的地区几乎占了青海的一半。这里的冬季酷寒多风,尤其是青南高原又兼有高海拔缺氧的威胁,是绝对不适合旅行的。笔者所携带的数码相机及GPS就在零下35度的低温下开始罢工。另外柴达木盆地多风沙,冬春两季旅行者都不应前往。针对登山和溯源江源等等探险活动,则分别有自己的适合时节,在具体章节中会有相应介绍。
  青海的主要节庆活动是花儿会、法会、纳顿节和各地旅游局举办的专题旅游活动。花儿会一般在每年六、七月间,也是青海最美的时节,旅游者尤其不应错过。
  综上所述,青海的最佳旅游时间是短暂的夏季,即5月至9月。5月中旬左右,草原渐渐泛起绿意,各种候鸟逐渐飞聚青海湖,冰消雪融,高原进入生机勃勃的时期。7月是青海的最热月,此时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地区,气温甚至可以达到摄氏三十六度,而青海东部地区则温润凉爽,非常适合消夏,但这时候旅行者如果要去青海南部地区,如玉树或者五道梁、唐古拉山口等地点,仍要特别注意防寒。
  夏季旅行的时候道路状况相对较好,但遇到集中降雨期,道路滑坡、山洪阻断等问题仍然会给旅行带来难以预料的麻烦。其它时间除了气温方面不适合旅行,景点风景视觉效果差,还有一些公交车减班次,停运,旅游服务设施撤点等因素。总之,决定出行前,对目的地做相应的了解是必要和理智的。
  现在的青海7月底8月初去,还可以看国际环青海湖公路自行车赛!
    特色餐饮
  青海的饮食口味具有浓郁的高原特色和民族风格,作到色、香、味、形都与各民族的古风乡俗,边塞风情融为一体。即使是一些源自内地的食品,在青海也经过创造和改良,融入以种浓厚的高原气息。
  主要特点如下:
  1.以面食为主,可以分擀面类,揉面类、蒸面类、炸面类、团面类等等十几大类,其中尕面片、拉条子、馓子、糌粑等已是人们熟知的美食了。在去西宁的火车上,列车员沿车叫卖的西北风味酿皮子也是典型的青海小吃之一。它与我在内地所吃的叫同样名字的东西,完全不同,从“长相”到口感,这里的酿皮色深、肥厚、韧劲十足,它有一种特殊的味道,据当地人说,是加了一种只产于青海的植物碱,浇上各种调料,还有用草果泡制的醋,我保证,你回到内地后,一定会对它念念不忘的。
  2.又由于青海是畜牧业较发达的地方,牛羊肉类和奶制品也很多。到青海的小地方旅行更能品尝到正宗的高原菜肴。青海省的牦牛、藏绵羊、普尔山羊等,它们品尝的是草原鲜美的水草和无色的繁花,和各种草药佐料,肉质也就更加香美、营养丰富、并且绝无污染,只只都是制作手抓肉的上品。还有用牛羊的肚、脑、肠、蹄,制作的杂碎汤,喝上一碗不但可以获得抵御严寒的热量,也清香可口,绝对解馋。街头的烤肉、烤羊筋、清汤羊肚······扑面的热气,扑鼻的香气,都让你完全遗忘了自己拼命减肥的誓言。
  3.至于奶制品,首推青海酸奶,与内地酸奶不同,这里的酸奶浓厚的要用勺子来吃,上面凝结着一层厚厚的奶皮,它的香醇鲜嫩非同凡响,在西宁的小吃巷口就可以品尝到,但要品尝真正的“饕餮级”的酸奶是一定要深入牧区,到牧民家里去发掘……另外还有奶茶、曲拉、酥油等,都是你来青海必一尝为快的,更难得的是,这些都不是什么宫廷小吃,而是寻常百姓的日常食品啊。
  4.提到青海的菜肴口味,多以鲜辣见长,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出产的线辣椒,是我国的优质农产品,用青海省门源县出产的青油“泼”出的循化辣椒粉,是当地餐桌的必备食品。在青海品尝小吃,老板都会问“辣子咋放?”,考虑好再回答哦。
  5.近年来,四川风味也向进军其他城市一样,大举进入了青海,川菜馆在玛沁、五道梁这样的偏远之地,依然可见踪影。尤其是在西宁、格尔木等地,“麻辣烫”和那些“杭州小笼包”,或者“东北大饺子”等等招牌很让你觉得亲切,一下子就打消了不习惯西北饮食的尴尬念头。
  搅团:是青海民间普遍食用的小吃,做法新颖独到。在细腻的豆面中加入少量面粉,锅中水开后放少许咸盐,边搅动,边加豆面,直到干湿合适,主体就做好了。搅团的吃法有很多种,趁热用勺子挖一块放在碗里,用勺背压成凹形,调入事先备好的油泼辣子,蒜泥、醋等,再配以青海酸菜、豆角、萝卜,用筷子划成小块吃,这种典型的吃法叫“拌疙瘩”。
  甜醅:把青海特产青稞捡净沙粒,碾去外皮,簸净,清水洗去杂质、麸皮,入锅煮熟,沥出冷却,将甜酒曲撒入调匀,入陶器密封,用棉被盖严,15度左右恒温下发酵一段时间后开封食用。有点类似酒酿一类的食品,但更加醇香、甘甜,具有青稞特别的风味。有顺口溜唱道:“甜醅儿甜,娃娃阿爷含口水咽,一碗两碗开了个胃,三碗四碗顶一顿饭。”
  酿皮:和陕西的擀面皮差不多,但比擀面皮厚很多,很好吃,里面有韭菜,当然不爱吃韭菜可以不放,但酿皮必须吃!马忠的未必最好!
    购物
  青海不是商业很繁荣的地区,所以作为旅游最好在集市上购买民族风俗品,如昆仑彩石、孔雀翎、藏刀、铜酒壶。 土族作为青海独特的古老民族,其织品、手工制品都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古代青海与内地文化交往遗留下许多文物,在西宁的集市上也可买到。
  可以去水井巷,那里藏饰很全!
    特色活动
  花儿会:“花儿”是流行于青海、甘肃、宁夏地区的一种山歌型情歌,也是一种多民族的民歌,多是在田间劳动、山中放牧、赶车上路即兴顺口编唱。由于是情歌,某些年龄和场合是禁唱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唱“花儿”是有季节性的。传统的花儿会,也多集中在秋收之前的农历四、五、六这几个月里。以其为主流已形成了群众性的文化娱乐活动的节日。
  燃灯节:公元1419年藏历十月二十五日,一代宗师宗喀巴在甘丹寺圆寂。后来,每年这一天,整个藏族地区每家每户都点灯纪念这位伟大的佛教领袖。
    人物
  青 海,男,安徽合肥人。1966年12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198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从事教育工作,1997年任中学教导主任,党支部组织委员,2000年到明星教育集团工作,2004年参加合肥市首届民办学校负责人培训班学习, 2004年7月任明星学院(滨湖学院前身)党支部书记,2007年4月参加省委党校高校负责人研修班学习,2006年荣获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工委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2008年学院党委成立,任合肥滨湖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