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艺术赏析
中国油画一百年
来源:美术星空 2008-09-05 14:12:08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这一年,《开国大典》被印制成年画在全国发行。画家董希文明确提出“油画中国风”的口号,却没有停留在同一形式的重复之中,他放下荣誉和喝彩,背起画架重走长征路,前往青藏高原,与新中国的油画家们一起在陌生的土地上继续着民族风格的探索。
     
    1953年9月,一辆载满青年学生的列车跨越中国北部边境,列车的终点是前苏联的列宁格勒。车上的乘客里有新中国第一批前往苏联学习油画的留学生,他们将就学于历史悠久的列宾美术学院。200年历史的学院大楼是涅瓦河畔一道美丽的风景。50年前,先后有二十多个中国留学生被选送到这里学习油画。在异国他乡的油画课堂上,这些经过严格挑选的留学生首先感到的是巨大的差距。

    据当时留学苏联的前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肖峰介绍说,当时苏联的小伙子7岁就开始进附小,附中这么上来10年,画得很好。

    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全山石回忆说:当时到苏联留学的中国留学生虽然是大学毕业的,但是所受的教育和练习远远不如苏联的小伙子。但油画的魅力和报效祖国的决心,让这些年轻人迅速克服了生活和艺术语言的双重障碍。中国留学生开始在一年级,二年级拼命赶,到到三年级的时候,就是留学生的水平已经就赶上去了。

    1957年秋天,中国小伙子全山石的照片终于被贴在列宾美术学院的光荣榜上,此时,在他的祖国,另一个由苏联专家指导的“油画训练班”也宣布毕业了。如今,也许很少有人知道马克西莫夫是谁。但是如果我们重拾那一时期的美术记忆,《起家》、《青年地下工作者》、《刘胡兰》这些代表50年代油画成就的作品,都出自中央美术学院1955年春天开办的一个著名油画训练班,这个班的指导教师就是康斯坦丁·马克西莫夫。我们今天了解,马克西莫夫并不是苏联最有声望的画家,但他所指导的这个集体,却汇聚了19位当时中国美术界的青年骨干。在为期两年的“油画训练班”里,这些建国后成长起来的青年教师,真正开始了与油画一生的不解之缘。

    中国著名美术评论家水天中说:我国学习苏联,并不是完全学习苏联斯大林时期的绘画,也经过苏联画家之手,我们学到了印象派前后的技法。

    “马训班”结束的1957年,中苏关系已经出现裂痕,但苏联油画贴近生活,注重形式语言探索的风格,在学生的毕业作品中得到充分体现;苏联的油画教学方法,在中国各地迅速推广。
          
    1958年秋天,列宾美术学院接到来自中国政府的紧急通知,要求在这里进修的罗工柳立即结束学业、返回祖国接受新的任务。43岁的罗工柳回到北京才发现原来他被中国油画界寄予了厚望。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