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艺术、评论
评中国画的新精神 并非是民族主义情绪性的扩张
来源:美术报 林逸鹏 2009-01-12 09:55:12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四、丰富的精神资源

    不同的艺术以不同方式对善与和平给予诠释,这正是艺术的魅力所在。

    中国画在这个命题面前有着独特的优势。

    这个优势来源于我们自身的文明。相比于西方文明,中华民族泛神论的宗教观,塑造了自身文明的性格和特点。这种宗教态度下的人民,培育了中华民族性格中包容性的特质。生活态度也更为务实,他们不把目光盯着苍天,冥想看不见的上帝,而把目光紧紧盯着生活其中的一草一木。五千年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文明,培育了一棵深深地扎根于中国人内心的,善良且爱好和平的参天大树。

    这棵大树硕果累累:儒家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充满善良、和平愿望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人时刻提醒自己行为的信条;飘飘欲仙、鹤发童颜是人们对道家思想的形象写照,其鄙视争斗、崇尚平等、顺应自然的内在精神,染就了中国人与人为善、与世无争的心理底色;被按照中国人的愿望改造之后的佛教,更以她空前的普及性,传播着普渡众生的思想,使人们都以善待万物为美好品质;我们还可以到中绝的墨家学说里,吸取“兼爱”、“非攻”这些与现代社会遥相呼应的思想。诚然,这些古典的人文思想中,不可避免地夹杂着许多历史性的糟粕,但我们可以运用现代眼光进行重新解读,从中提取对未来有积极意义的思想资源,这也是对历史必备的态度。

    比这些有案可稽的思想更为鲜活、更可信赖的是,在这激烈竞争的现代化社会中,中华传统文明的基石——成千上万正在广袤的田野上,与土地整日作紧密接触的农民,几千年不变的,依靠辛勤劳作和自然赐予的生存方式,使他们依然保留着善良的心性。张岱年、程宜山在他们《中国文化论争》的书中说:“中国人勤劳、朴实、节俭、乐于助人、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等美德,是长期农业生活熏陶的结果。”虽然农民性格中无原则、少追求的缺陷,造成了他们自身命运的坎坷与不幸,但善良这一用劳动和历史浇灌起来的苦菜花,却奠定了我们的文明极富人性的内在品质。

    在人类文明的初级阶段,人民的善良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作威作福的摇篮。但是,在现代社会,独裁像黎明前的鬼魅一样逐渐消失在黑暗中,我们理应将历经几千年的、已化入骨髓的农民性格中的善提炼出来,并用现代工艺制成蜜糖与全人类分享。这种善不是通过追求和思索得来的,她是几千年农业文明的自然积淀。提炼之后的善不再是被欺压的标志,而是发自于敞开的心扉对泥土的爱,她如晨露般玲珑剔透,若鲜花般灿烂;这种善不是懦弱及对邪恶视而不见的混合体,而是用大地般的胸怀宽容着人性的缺陷、消解着生活中的污垢,它足以抵消和超越农民性格中诸多的先天不足;这种善如阳光,如雨水,如空气,她太平常了。也正因此,她太珍贵了。她根源于对美好的敬仰和对大地母亲的膜拜,因此,她充满了生命和力量。

    也正是这种善,在近几十年中自觉地、无形地抵御着西方现代艺术中暴力和血腥的成分,并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中国未来艺术的形态。我们要把这种善融入艺术中,用艺术这一世界语把她传入全人类心中,为世界走向更美好的明天作出我们独特的贡献。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