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艺术、评论
评中国画的新精神 并非是民族主义情绪性的扩张
来源:美术报 林逸鹏 2009-01-12 09:55:12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五、新的艺术精神

    因此,中华民族对善与和平的理解和追求,就是未来中国画的新的艺术精神!犹如道释文化中回归自然、淡泊于世的思想是传统中国画的艺术精神。

    新的艺术精神是时代、全人类的需要和我们固有文明的结合,具有了世界和民族的双重性。艺术自从走出自娱自乐的初始阶段之后,就成为有目的文明行为,其最终目的应该是善意的、功利的、社会的。新的艺术精神是现代社会往健康道路上发展的必需品,是当今人类调和自然及自身过程中的价值取向。艺术特殊的作用方式,决定了她存在的前提必须是个性化的,个性化的内涵是由其文化内在的价值判断所决定的。社会的需要和个性的文化自然结合,才是任何民族艺术存在于现代社会的价值前提。未来的中国画也不能例外,在精神空间的表达上,她必须超越传统中国画艺术精神地域性的局限;但又是用民族文化的视角思考,并参与解决当今全人类共同的问题。新的艺术精神具备了这两者的功能,使未来中国画具有了世界和民族的双重性。

    新的艺术精神的内在理念摆脱了在以往历史中,常常被演化并扭曲为统治者达到功利目的工具的命运,是建立在当今人类所共同信仰的自由、平等的价值观念之上,她从而获取了现代的、独立的、人格上的意义。对善与和平的追求是我国悠久的文明史中固有的成分。但在久远的历史中,她始终被限定在封建文化的不平等性、服从性的价值观念之内,其结果是:无论是儒家的“仁”、道家的“无为”、还是佛家的善心、善行、还有人民的善良……都被演化并扭曲为封建统治者进行残酷统治的巨大的无形资产。只有当她建立在当今人类所共同信仰的自由、平等的价值观念之上,她才可能恢复本性,回到正途,造福于当今社会,同时获取了现代的、独立的、人格上的意义。

    新的艺术精神区别于传统中国画的艺术思想,但又发轫于自身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必然选择和应用。有目共睹,近百年的中国画,一直艰难地维系于气若游丝般的道释思想,使中国画家用文不对题的传统笔墨追求着时代精神,其结果必然是缘木求鱼。不符合甚至与现代社会背道而驰的艺术思想,使当今的中国画只能在历史的光环里苟且偷生。新的艺术精神符合时代所需,区别于传统中国画的艺术思想,但我们文化中富有的思想资源又是新的艺术精神的本质内容,决定了新的艺术精神是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必然选择和应用,传统文化中的优良因子得到发扬光大。

    新的艺术精神又区别于西方艺术抽象的理念,她是中国文化中实用理性思维方式的产物,有着鲜明的文化个性,从而摆脱殖民性。在当今的中国画坛,今非昔比的现实生活,使传统中国画的艺术思想正日益飘逝于我们的心灵,滞后的思想建设,迫使艺术家奔走于各种西方的艺术理念之间。其舶来的性质,使中国画家在精神上常常处于流离失所的状态,内在的不可避免的殖民性,使他们的作品难以根深叶茂。只有产生于自身思维方式的新的艺术精神,才能使艺术家自觉、自然地回归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在根本上消除这个缺陷。新的艺术精神不臣服于西方艺术中古典、现代、后现代……以及这个主义、那个主义等等机械的划分。她孕育于客观的现实生活,有着明确的、实用的目的,是中国传统的实用理性思维方式的产物。她因承绪了自身的文化传统,凸显了文化个性,有利于在广泛的层面上被接受,从而最大限度地现实化。又因她关注的是现代社会共同的问题,中国画必然跃上现代世界艺术这个平台与其他艺术平等对话,做到真正的文化自主,从根本上摆脱殖民性。

    新的艺术精神是为了参与和干预现实生活而存在的,以其积极的、入世的人文精神取代传统中国画中消极的、出世的人生观。这种干预和取代归功于社会整体的进步,它为艺术家直面人生、直抒胸臆创造了相对宽容的人文环境。艺术家逐步成为自己和社会的主人,改变了传统文人画家满腹牢骚的怨妇形象,把异化了的人格拉回到正常的人性之中。这种转变包含了人类为追求自由、平等所付出的种种奋斗的神圣性。

    新的艺术精神是一个当下的、开放的艺术理念,这种当下性、开放性,有利于她以新的姿态适合新的时代。当下性来自于现时社会状态下,对人自身的善性作深度开发的急需,这已经成为每一个有良知的地球人都应当努力为之的事。当下的丰富性,使之避开了呆板化、口号化与教条化,每一个艺术家,都可能根据自己丰富的现实生活和理想,对她作出自己的理解和表达。开放性取决于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思想多元化的现代生活,确保了其开放的品质。开放性使新的艺术精神始终探索于思想的前沿而保持敏锐度,以时变时新的姿态诠释着自身的存在。

    新的艺术精神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及良好的人文环境作为生长的土壤,能够保持持久旺盛的生命力。在东西方两大文明发展史中,西方文明在研究、征服自然方面,取得了东方文明无法比拟的成绩。与西方文化相比较,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如何协调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这两者关系,有着丰富的历史积累,要富有于、不同于西方历史的积累。几千年的文化,滋养培育了中国人顺应自然、与善为友、以和为贵的习俗(当然,我们必须非常理性地,剔除掉沉淀在悠久历史中的渣滓),现实的生活方式往往比许多高深的理论更有感染力,能给艺术家带来取之不尽的灵感。这些正是新的艺术精神获得不竭的生命能源的渊薮。

    新的艺术精神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在当代社会情绪性的扩张,而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对文明发展所作出的应有贡献。民族、国家……这些人类文明史中的古老产品,最终要被文明的步伐所跨越,对民族性作落后于时代的过分强调,都将玷污文明的纯洁性,也将违背人民的最终利益。人类的不懈努力,已经使文明的旅程,往消除民族之间历史性的、无未来意义的障碍的道路上迈进,在这条未来的、宽阔的大道上,需要各民族抛开利己的情绪性干扰,理性地贡献出本民族优良的、有利于未来人类健康发展的文明范式,与他民族的文明范式并行不悖地走向未来。新的艺术精神正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对文明发展所作出的当仁不让的贡献。

    新的艺术精神将激发出中国画家极大的创造欲,迎来中国画的一个崭新的时代。新的艺术精神为中国画,提出了一个符合当代社会需要的艺术使命,向人类展示了中华民族一种积极健康的文明姿态。把当代的中国画家,带入一个可以尽情施展才能的广阔空间,最大限度地张扬他们的激情和创造力。新的艺术精神的艺术解读,需要艺术家天马行空般的原创性,任何已有的语言形式都不能成为楷模,艺术家不再承受任何传统语言模式的羁绊,千年相传的、中国画独有的笔和墨,将真正地、彻底地得到解放,每一个艺术家真正成为自己艺术的主人。富有活力、符合社会需要的艺术创造,必将迎来中国画的一个崭新的时代。

    追求和表达善与和平的新的艺术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明与我们充满活力的现实生活。她是中华文明在现代、未来世界的艺术舞台上彰显持久生命力的表征,也是中华文明在现代社会作出现代性贡献的表征,更是中华文明之河以更为广阔的姿态汩汩向前的表征。

    每一个中国画家都应该在新的艺术精神的鼓舞下,为建设一个我们自己的精神家园而工作!为中国画的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而共同不懈地努力!为人类贡献出有利于促进健康、和平生存的艺术而奋斗!(来源:美术报 林逸鹏)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